薛晨偉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182-01
摘 要 本文以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主體和對象出發,針對如何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系列解決辦法,希望改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效果,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為我國農民提高收入政策方面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 剩余勞動力轉移 人力資源開發 人才引進
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工作需要加快速度,通過合理的開發將農村人力資源變成人力資本,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在幫助農民增收的同時也能解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發展。
一、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主體及對象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主題包括政府、教育系統、企業、農村剩余勞動力,分別承擔管理支持、提高素質、提供平臺和加強自身能力的功能。此外,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對象包括以下五種:一是,務農農民,普遍有文化程度低的特點;二是,務工農民,主要指在農村周邊城鎮從事三線產業工作的農村勞動力;三是,失地農民,有年齡較大的特征;四是,農村實用人才,是農村經濟的帶頭人;五是,農村剩余勞動力。
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人力資源開發的問題及對策
(一)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視程度不高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對我國多項社會問題都有積極作用,不僅能提升我國整體國民素質,還可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但目前許多地區農村對這項工作重視程度不高,且農民就業受限制較多,也不利于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規范發展。
觀念決定思想,思想決定發展方向,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需要有關部門對這項工作提高重視。為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各級政府可以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部門聯合工作,建立相關制度,分工明確的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資源開發方針,達到城鄉勞動力平等競爭就業的效果。
如:某地農村剩余勞動力管理部門將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力求為農村剩余人力資源開發拓寬道路,聯合各及政府制定了符合當地情況的工作方針,增強農民市場競爭意識。
(二)農村人力資源管理體制落后
目前還有很多地區的農村在使用比較落后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且在實際工作中常有權責不明的情況下產生,容易出現推卸責任等情況拖慢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進度,此外對于這項工作的法律保護力度也較弱,難以推進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法制化。
農村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創新需要以下幾方面的努力,一是有針對性地提升立法層次、強化法律權威性,結合在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相關法規的完善和制定。二是要提高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行政管理制度,進一步凸顯政府職能,健全管理結構,在實際工作中實行責任到人制,幫助工作人員明確權責范圍。政府可以將農村作為出發點盡快覆蓋城市,面向全國加快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三是要合理規劃工作有序開發人力資源,實現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飛躍式發展,有計劃的激發農民巨大潛力運用政府力量把握農村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及能力,全面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加快開發進程。
(三)缺少創新型人才
目前許多地區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人員配置不足,需要著力引進更多創新型人才,幫助這項工作產生更好的國際適應能力。此外許多地區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人員配置不足,且現有工作人員缺乏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的基本認識,也會拖緩這項工作進度。
面向社會選拔大批人力資源開發領域的精英人才。此外在引進相關人才時,要注意考察其工作能力,能通過發展的眼光從創新角度進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同時引進人才還能帶動現有的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為現有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隊伍注入新鮮血液,鼓勵人才用自身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帶動工作發展。
如:某地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相關部門為提高工作效率面向社會進行了人才招聘,考核重點為求職人才的創新能力,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引進大量高素質人才,力求打造一支專業能力過硬的人力資源開發隊伍。
(四)農村勞動力轉移效率低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農村人口基數都比較大,但農業生產機械自動化的普及使農業生產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因此農村勞動力轉移效率越來越低,造成大量人力資源被浪費。
面對這樣的情況,政府需要促進農村勞動力流動遷移,優化農業生產人員配置,具體可以從兩個方向落實,一是勞動力遷出,即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引入城市,可以為進城農民提供合適崗位,放寬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上崗條件,同時引導其積極提升自己工作能力,激發進城務工人員的潛力。二是勞動力遷入,具體做法是吸引城市人才到農村發展,或引導農民返鄉創業,這種做法不僅可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遷移的問題,還可以帶動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速度。
如:某地政府為吸引城市人才和農民在農村創業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聯合銀行放寬了農村創業項目的貸款條件,為創業者提供啟動資金,同時指導農民選擇風險較小的創業項目,派遣技術人員幫助農民規避市場風險,找到適合當地情況的創業項目,拓寬了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面。
(五)農村教育體系不完善
勞動力素質不高是目前職業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工作落實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沒有完善的教育體系,導致農村剩余勞動力無法滿足社會各行業對于勞動力素質來越高的要求。
面對這種情況政府可以加大力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多組織培訓活動提升農村勞動力競爭力,滿足市場需求。此外還要加大力度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為農村教育體系的運行提供穩定經濟來源,使其能為農村勞動力素質提升工作起助推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仍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我國政府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人力資源開發制度,促進農村人力資源的要有效利用,為剩余勞動力就業拓寬道路,探索出符合國情的人力資源開發方法。
參考文獻:
[1]高軍.關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人力資源開發問題的調查報告[J].中外企業家,2019(29):103.
[2]劉闖.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人力資源開發問題淺論[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