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宏
【摘要】目的 探討6S管理法對提高住院病區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8年10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1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按先后入院順序,將前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后41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護理,觀察組實施6S管理法進行管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價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6S管理法能夠有效提高住院病區的護理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并促進患者更快恢復。
【關鍵詞】6S管理法;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02
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常規的護理管理模式由于缺乏統一性和科學性,管理效果欠佳,已無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因此如何讓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就成為當下護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1]。6S管理法是一種企業管理模式,其包括了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潔(Seiketsu)規范(Standard)、安全(Safety)素養(Shitsuke)、6個項目,隨著該管理模式的發展,目前該管理模式在科室護理管理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2]。本研究選取了我科收治的81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6S管理法進行管理護理,旨在提高患者護理效果,提高科室護理水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81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住院編號,將前40例患者作為為對照組,后41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55~82歲,平均(63.5±6.94)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55~83歲,平均(65.5±7.11)歲。排除標準:(1)病情嚴重者;(2)中途放棄治療或轉院者;(3)神志不清者,不愿意參與本次研究者。兩組資料具備對比價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護理:護理人員根據相關制度及護理內容對患者進行護理,嚴密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情況。
觀察組實施6S管理法進行管理護理:(1)建立6S管理小組:由病區護士長擔任組長,其護理人員為小組成員,護士長應分配好每位護理人員的職責,并貫徹實施。病區定期組織所有護理人員學習6S管理的內容,并抽查考核,使護理人員能夠深入了解6S管理模式的目的和意義,并將其真正運用到護理工作中。(2)6S管理的實施:6S包含整理、整頓、清潔、規范、安全、素養、6個項目,護理人員必須將這6個項目的內容運用到護理工作中。(1)整理。將住院病區內的所有物品進行整理區分,保留有用的物品,而不需要的物品則予以清除,確保病區環境清潔;(2)整頓。將整理后保留下來的物品分類擺放好,例如急救物品擺放在一起,醫療器械擺放在一起,分門別類,一來保證了病區環境的整潔,二來也方便醫務人員取用,減少尋找物品的時間,有助于對病情突發者進行及時搶救;(3)清潔。清潔及對以上2S的成果進行保護,對病區及患者病室應及時進行空氣消毒,避免感染。肺感染患者最易出現二次感染,因此對病區及患者病室環境的檢查必須仔細,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4)規范。在將物品歸置后,護理人員應及時規范病區環境,及時發現并處理落下的物品,每日按時對病區環境進行打掃,保證病區環境質量。(5)安全。安全包括很多方面,患者的安全、護理人員的安全、環境的安全等等。例如在環境方面,如果病區環境雜亂,對護理人員和患者均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地上濕滑,會導致摔倒,障礙物太多,易磕傷碰傷;患者安全,如用藥,如果患者未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出現多服、少服等情況,對患者的治療即為不利,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做好監督。等等。(6)素養。素養包括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個人素養,首先在職業素養上,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必須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一切以患者為中心,耐心、細心、用心地對患者進行專業的護理服務;在個人素養上,護理人員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秉著負責的態度為患者進行服務。同時病區必須按時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素養。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及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本科自制問卷調查表,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病區環境、物品管理、護理人員著裝、服務態度等多個方面,總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好;護理服務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項,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9.0軟件統計分析,均數±標準差(x±s)以及(%)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x2檢驗,檢驗值P<0.05時認為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6.23±3.52)分,滿意度為95.12%;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83.36±2.28)分,滿意度為77.5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6S管理法是一種較為科學、規范的護理管理模式[3],其包含的6個項目,整理、整頓、規范、清潔、素養、安全,在護理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整理能夠擴大病區的空間,使護理人員和患者擁有更多的活動空間;整頓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了物品尋找的時間,避免了護理人員在尋找所需物品時而產生的的煩躁感;規范、清潔進一步改善了病區的環境,能夠及時發現護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及時清除不需要的物品,為就醫環境提供了第二層保障;素養,良好的素養是護理人員必備技能,它能夠增進護患之間的關系,實現護患雙贏;安全是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建立安全的護理環境、重視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科室內部及管理小組開展多形式的職業安全教育培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應急處置預案,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對提高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住院病區實施6S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同時還有助于減少護理風險,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呂丹菊.應用6S管理模式提高臨床護理管理質量[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v.6(11):85-88.
[2] 魏曉芳.6S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v.15:No.346(11):48-4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