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曾在《中國紀檢監察報》上讀過《責任狀》這篇小小說,印象深刻:雷小超博士畢業后到某市直部門就職,接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起草當年的責任分解書,本打算較真下番功夫,可領導卻譏其為“書呆子”,讓他照抄照搬往年的責任狀,然后在簽訂大會上讓下級簽領。不久,轄區內某縣發生事故,調查組追責追到該部門,其領導鎮定自若地拿出責任狀,結果卻被當場發現連年份都忘了改,鬧出“責任狀過期”的笑話,“護身符”也變成了“催命符”。哀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何止可發一噱,一個個鬧劇,不僅是干部個人的悲劇,更對黨和人民事業造成嚴重損害。
作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執政基礎。在“四風”問題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僅排在前面,而且是帶有根本性的問題。縱觀我們黨的歷史,從作風角度看,其實也是一部堅持不懈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戰的斗爭史。
毛澤東同志曾引用一首“詠泥神詩”來給官僚主義者畫像,他說,除了三餐不食這一點不像外,官僚主義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個神像。今天看來,這批評入木三分,一點也沒有過時。
毫不夸張地說,與革命戰爭年代相比,今天身處和平時期,我們面對的敵人未必少了,只是更隱蔽了,更具有迷惑性了。其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是典型的大敵,其破壞性絲毫不比當年的侵略者小,危害程度絲毫不比真刀真槍弱。說到底,革命戰爭年代的敵人終究是來自“外部”的,是站在共產黨人和人民對立面的,能看得見,目標明確;而今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個大敵則是來自“內部”的,是具有“內生性”的。從嚴格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有被這個大敵俘獲的可能性。比較之下,這個敵人更危險。我們中國共產黨人除了自己,沒有誰能夠戰勝。
所幸,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全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建設在更加注重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中走向深入。而當前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也就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消滅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敵,要打好攻堅戰。從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行百里者半九十。這樣的關鍵階段,也正是攻堅階段。必須鞏固黨的十八大以來作風建設好成果,直擊痛點,靶向攻堅,既強力治標,亦致力治本,拿出切實管用的措施,一項一項整治,一個一個攻堅。
消滅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敵,要打好追擊戰。有的地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穿上“馬甲”,隱身變形,使歪招、找折扣、搞變通;有的地方“前腳剛剛整治好,后腳故伎重演”“承諾漂漂亮亮,整改虛晃一槍”……這就需要我們運用追擊戰術,露頭就打,以預防、整治、監督等靈活舉措追擊,對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隱身術。
消滅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敵,要打好持久戰。作風問題既是頑疾,也是易復發之癥。當前,一些“老問題”樹倒根存,一些“新動向”尤須警惕。必須勁頭不松、力度不減、標準不降,真正做到“糾治一個問題、完善一項制度,形成一種規矩、增強一份約束”,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推進。以步步為營的實際成效,不斷取得戰勝大敵、消滅大敵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編輯/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