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韋利
“我又能開超市啦!”鞍山市臺安縣臺安大市場的超市業主楊勤,在得知以梁士興為首的12人黑惡勢力犯罪團伙被搗毀時不禁哽咽起來。2018年以來,遼寧省各地在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同時,同步推出打“傘”破“網”行動,搗毀涉黑涉惡勢力的“關系網”和“保護傘”。遼寧省紀委監委從發現問題、排查線索入手,緊盯涉及民生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徹底鏟除黑惡勢力保護傘。
精心部署,統籌推動。堅持把跟蹤部署推動貫穿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過程,引領打“傘”破“網”工作向縱深發展。各級黨委、紀委通過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辦公室會議、書記辦公會等方式,組織專門力量,研究制定工作要點、實施方案、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文件,部署線索排查“起底”、深挖徹查“除根”、追責問責“督責”、以案治本“強基”等專項行動。推行領導包案制度,通過聽取匯報、實地調研、電話督導等方式,推動案件查辦,力求實現全面“掃查”和徹底“根除”。
強化協作,形成合力。對涉黑涉惡組織盤踞時間長、群眾反映強烈但揭不開蓋子的,黨委、政府牽頭,派出聯合工作組,推動一查到底。加強與政法機關的溝通聯系,建立問題線索雙向移送機制,完善公安、紀檢監察“雙專班”模式,通過提前介入、同步立案、協同辦案、信息互通、數據共享等措施,提高辦案質效。對已偵破的涉黑案件,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按照存量清零要求,移送線索、逐案篩查,對沒有打出“傘”或打“傘”不徹底的,通過會商協辦、聯點辦案、內部清理、責任倒查等方式逐項解決,確保一網打盡。
發現問題,起底線索。暢通舉報渠道,深入發動群眾,將人民群眾作為發現問題的重要依靠力量,利用遼寧“12388”綜合舉報平臺、紀檢監察網專設舉報窗口、“民心網”問題線索反饋平臺等載體廣泛收集問題。積極開展“走千家進萬戶”活動,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走進村屯社區、鄉鎮街道,走到群眾身邊,將監督探頭架在鏟除黑惡勢力保護傘的第一線,主動發現問題、查找線索。對收集、移送的問題線索及時梳理、細致排查,第一時間提出辦理意見,向“打傘”發起沖刺。
精準打擊,除惡務盡。抓住重點案件,將把持村務的“村霸”、扶黑助惡的“官傘”、亦官亦黑的“黑傘”、執法犯法的“警傘”、助黑霸市的“行傘”、失職瀆職的“庸傘”等“一霸五傘”作為查處重點,同時對失職失責的領導干部予以問責。緊盯重點環節,對查實的涉黑涉惡案件,通過逐卷調閱、逐項篩選、逐個提審等方式挖掘背后“保護傘”,力求見“黑”必見“傘”、有“惡”應有責。強化直辦快辦,省市縣三級紀委監委統籌辦案力量,制定工作規則,創新辦案模式,對案情重大、情況復雜、性質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實行直查直辦、重點督辦、異地辦案等措施,及時破除阻力,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件。中央紀委召開深入推進掃黑除惡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遼寧省紀委監委迅速展開工作,謀劃布局,以凌厲攻勢打“傘”破“網”,40天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問題373件。
以查促建,標本兼治。堅持以案促教、以案促改,將錦州凌海市政法委原副書記于永池等人涉腐涉“傘”、丹東東港市“宋氏家族”涉黑涉“傘”等案件制作成警示教育片,在全省開展警示教育。緊盯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印發監察建議書,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完善規章制度,壓實行業主管部門的日常監管責任,推動標本兼治。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對查處的典型案例進行集中通報,形成強大震懾,釋放執紀執法必嚴的強烈信號。強化隊伍建設,配齊配強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延伸發現問題的觸角,組織業務培訓,提升監督能力,推動紀檢監察監督常態化規范化。
(作者單位:遼寧省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