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華
(樂至縣蠶桑局,四川 樂至 641500)
樂至縣位于四川中部,淺丘地貌,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蠶桑是縣域經濟的特色優勢效益產業,也是現代農業建設主導產業。近年來,我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以提升蠶業綜合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全面推進蠶桑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多元化發展。2017年,全縣有桑園6666.67 hm2(10萬畝),養蠶農戶2.8萬余戶,養蠶13.7萬張,蠶繭產值2.2億元。繭絲、蠶沙、桑果等加工企業4家,桑園林下種養5333.33 hm2(8萬畝),資源綜合開發產值近8億元,桑產業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0億元以上。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縣蠶桑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了黨政領導重視、部門協作、縣鄉齊抓蠶業的工作格局,明確目標,落實職責,納入鄉鎮、相關部門的績效目標考核。二是明確發展目標。把蠶桑納入了“三基地一強縣”戰略和“6551”工程建設布局,把蠶繭絲綢產業列入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推進蠶桑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多元化發展。三是強化發展扶持。近年,爭取中央、省市產業發展項目資金812萬元,撬動民間資金2030余萬元支持桑園、耕作道、水系和養蠶基礎設施建設。地方財政每年投入不低于200萬元蠶桑發展專項資金,制定養蠶大戶、蠶桑家庭農場發展激勵機制,對新桑園發展、養蠶設施建設、小蠶共育室和蠶桑新技術推廣等給予扶持補助。
一是科學規劃,優化布局。按照優勢優先、集中連片原則,規范布局全縣蠶桑“五基地兩園區”。其中:以蠶桑基礎好、蠶農積極性高的回瀾、龍溪等15個蠶桑重點鄉鎮,建成保土線、回龍線、梨伍線、石蟠線、東山鎮五個萬畝蠶桑基地;在東山鎮建設現代蠶業融合示范園,建成豐產桑園50 hm2(750畝),桑苗繁育基地 13.33 hm2(200畝),育苗大棚1500 m2,大蠶房7900 m2,機械化養蠶室500 m2,小蠶共育室850 m2;在高寺鎮建設蠶業科技示范園,建成豐產桑園666.67 hm2(1萬畝),果桑高產示范區400 hm2(6000畝),桑園林下種植、養殖示范區1個。二是嫁接育苗,快速豐產建園。通過引進嫁接桑苗和自建良桑苗圃,推廣嫁接桑苗快速豐產建園技術,高廂深溝,勤施薄施,一年養成樹形,縮短建園周期,加快了桑園發展步伐;選擇適應性強、豐產性能高的桐鄉青作為主推桑品種,引進嘉陵20號、育711、農桑14、強桑1號、川桑系列品種等新桑品種推廣;結合桑園間作,因地制宜,推廣以“632”為主、“6215”為輔的桑園栽植規格。三是積極引導企業、返鄉創業人員參與基地建設。政府搭建產業發展平臺,通過招商引資,吸引縣內外企業和返鄉創業人員參與蠶業發展。四川紅旗絲綢有限公司近年來積極參與基地建設,以“蠶桑局+公司+基地”的模式建優質蠶繭示范村50個,2017年,流轉土地33.33 hm2(500畝),參與蠶桑融合示范園區建設。外交家酒業、四川德仁源醫藥公司先后投資建設果桑基地、白僵蠶生產基地。吸引返鄉創業人員新建桑園規模上 百畝的家庭農場5個。
一是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引進推廣了芳·繡×白·春新蠶品種和川桑系列等桑品種試驗示范,蠶桑新品種推廣面逐年提升。調整養蠶布局,在基地村業主大戶中推廣滾動多批次養蠶,以適應桑葉生長規律和規模養蠶需要。全面推廣小蠶共育、省力化養蠶技術和紙板方格蔟,以良種良法提升蠶業效益。二是建立蠶桑技術服務網絡。建立完善縣鎮(鄉)村三級蠶桑技術服務隊伍網絡,著力解決入戶技術服務。推廣為年發種500張以上的蠶桑重點村配備蠶桑技術員,對蠶桑重點鄉鎮、重點村實施以標準化養蠶技術培訓為主要內容的“養蠶進村入戶大培訓工程”,每年培訓20個村,2-3年輪訓一次。三是建立蠶桑社會化服務組織。全縣建立26個蠶桑專業合作社、23個蠶桑技術協會,開展技物結合的蠶桑社會化服務,覆蓋面達到95%以上。
充分利用蠶業資源,深化蠶桑綜合利用,根據市場需求,積極開發新產品,推進蠶桑產業多元化發展。一是發展果桑開發桑果飲品。建立果桑品種園,引入四川外交家酒業有限公司建成以大十為主的果桑基地366.67 hm2(5500畝),生產桑椹果酒。二是桑園林下開發,提升桑園產出水平。在童家、高寺、石佛等鄉鎮推廣沙參、桔梗、黃柏、天麻等中藥材間作桑園1333.33 hm2(2萬畝)。三是深化蠶沙開發利用。四川通世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處理蠶沙2萬t,生產糊狀葉綠素1000 t,以及衍生產品葉綠素銅鈉鹽、葉綠醇、植物甾醇,尾沙生產山羊飼料、有機肥2萬余t。四是開發藥用僵蠶生產。引進四川德仁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藥用僵蠶生產,2017年試驗生產成功,接種成功率達95%以上,2018年擴大生產,建設生產基地的桑園、蠶房、烘炕設施。五是開發桑枝、桑葉利用。企業、蠶桑專業合作社牽頭開發生產桑葉茶、桑枝中藥飲片、桑枝食用菌等其他產品。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十一屆三次會議和全省鄉村振興戰略部署,認真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提升基地建設水平,強化桑產業產品加工,爭創桑產業品牌,深化全產業鏈開發,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規模經營,全面推進我縣桑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