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聽 毛業煬
(南充市蠶業管理總站,四川 南充 637000)
三清鄉位于南部縣東北部,距離縣城45km,與儀隴土門、銅鼓等鄉鎮接壤,全鄉12個行政村均是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464人。為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該鄉將蠶桑產業作為脫貧奔康的主導產業,通過優惠政策扶持、培育業主大戶等方式帶動貧困戶發展蠶桑產業。2014年黃烈開始到三清鄉發展蠶桑,現有桑園22.4 hm2(336畝)、年共育小蠶6000張、年產繭3.6萬kg,蠶桑收入達到200多萬元。發起成立了南部縣雨順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200余戶。全鄉發展了15個3.33 hm2(50畝)桑園以上的養蠶大戶。近年來,合作社為推動傳統蠶業向現代蠶業轉變,探索出了一條成本低、見效快、效益好的發展新路子。2018年,合作社桑園面積達到200 hm2(3000畝)、產繭28.2萬kg、蠶桑收入1000多萬元。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為徹底改變“一年栽桑、二年嫁接、三年投產”的傳統栽桑養蠶模式,合作社建立了良桑桑苗繁育基地,向社員提供優質嫁接桑苗,探索并推廣了良桑桑苗一步成園栽植模式,合理安排好除草、施肥、治蟲等工作,一年即可養成主干及一級枝干,2015-2016年兩年建成優質桑園133.33 hm2(2000畝),實現了當年栽桑當年投產見效。
在合作社社長黃烈的帶領下,重點推動分散的家庭經營向專業化適度規模經營轉變,利用省、市項目資金,建成高標準、高規格蠶桑基地200 hm2(3000畝)、智能化共育室1處、省力化大蠶房15處,配套完善養蠶設施設備,通過“返租倒包”的方式將桑園全部返包給蠶桑業主(大戶),形成了“小農戶大基地,小業主大園區”的發展格局。
積極開展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一是提供技術服務。按照“三統一”的標準向社員提供栽桑養蠶社會化服務,即統一組織專業技術隊伍向社員提供消毒防病、桑園病蟲害防治服務;統一為社員提供小蠶共育服務,解決了一家一戶小蠶養不好的問題;統一上門技術指導服務,做到隨叫隨到,解決了蠶農養蠶缺技術的問題。二是提供物資服務。按照成本價統一向社員提供蠶種、桑苗、蠶藥、農藥、化肥、蠶具等生產資料。配備了切桑機、伐條機、噴粉機等省力化、輕簡化設施設備,社員可免費使用。三是提供蠶繭加工銷售服務。合作社建設了蠶繭粗加工設施,統一加工社員生產蠶繭,統一面向市場銷售蠶繭。去年,合作社將20萬元經營利潤用于“二次返利”,并對蠶桑業主大戶進行表彰獎勵。
一是發展林下養殖。合作社購買小雞孵化器4臺,以成本價為社員提供雞苗,并與養殖戶簽訂產銷合同,利用桑園林下空地放養“桑園雞”。2018年,合作社共銷售成品雞8萬余只、利潤116萬元。二是開展桑園林下種植。合作社發動農戶充分利用桑園行間空地,間作花生、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產值達到100多萬元。
目前,通過發展蠶桑產業,全鄉12個貧困村均已出列,4464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