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陳西富 ,薛才斌 ,楊舒慧 ,魏勇
(1.四川省畜牧總站,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馬邊縣農業局,四川 馬邊 614600;3.四川省樂山市畜牧站,四川 樂山 614000;4.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馬邊彝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小涼山區,是傳統的山區農業縣,縣內草山草坡多,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老百姓有喜愛養羊及消費羊肉的傳統習慣。由于品種落后、飼養方式粗放,馬邊肉羊產業的發展整體還處于傳統放牧的生產階段,生產水平和效率不高。改善和突破這些制約因素是推動馬邊肉羊產業向前發展的基礎。
馬邊縣2017年底存欄羊6.6萬只,出欄羊8.46萬只,出欄率為128%。全縣養羊業規模化、舍飼化程度低,以傳統的放牧養殖模式為主,且羊只放牧回舍后不補飼或僅用未經處理的玉米粒進行簡單補飼,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惡性循環現象普遍存在。飼養品種以本地山羊為主,且主要是雜交羊,近年來雖先后引進南江黃羊、簡州大耳羊對本地山羊進行雜交改良,但雜交面不大。全縣只有一個羊存欄900余只的規模化省級示范場——青山蓮養殖專業合作社,絕大多數養羊戶不愿投入資金進行圈舍維護和改造,圈舍基礎設施十分簡陋。商品羊大部分在本地進行流通和銷售,少部分銷往外地。縣內蘇壩鎮有一個肉羊交易市場,每年銷售肉羊4萬只左右。
2.1.1 消費 馬邊縣總人口22萬,彝族占47.5%,彝族民眾重大活動和過節都有宰殺羊只、消費羊肉的習俗。羊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膽固醇含量低,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肉類食品,隨著人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多元化肉類的消費需求逐年增長,羊肉消費也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
2.1.2 貿易 馬邊蘇壩鎮有一個民間形成的肉羊交易市場,現有50~60個肉羊銷售經紀人,是馬邊肉羊產業發展的一筆寶貴財富和資源。貿易可以帶動生產,任何產業發展都是終端市場帶動下游產品市場,下游產品市場帶動上游產品市場。這些肉羊銷售經紀人促進了馬邊及周邊縣(區)活體肉羊的銷售,他們每年銷售4~5萬只肉羊,包括從馬邊周邊的美姑、云南昭通等地收購的肉羊。
2.2.1 品種 馬邊本縣無特有的地方肉羊品種,所飼養肉羊多為從外地購買的雜交品種或本地雜交母羊所生后代,其個體小、生長速度緩慢、繁殖力不高、生產效率較低,繁殖的后代個體也小,沒有種用和推廣價值,經濟效益低下。青山蓮養殖專業合作社從簡陽購買純種簡州大耳羊,現已繁殖到800只左右母羊。近年來國家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也有農技員從南江縣引進南江黃羊對本地母羊進行雜交改良,但數量不大,雜交范圍有限。
2.2.2 土地 馬邊大部分土地為山地,難以找到大面積平地建設羊舍,而舍飼是肉羊生產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的前提,一塊山坡,能放牧養殖的肉羊數量有限,且傳統放牧的方式很少增加技術投入,很難推動技術的突破和產業的發展。馬邊人均耕地缺乏,老百姓通常利用有限的土地種植效益更好的經濟作物或能保障口糧安全的糧食作物,而不會選擇大面積種植牧草飼養羊。
2.2.3 飼草料 羊是草食動物,需要飼喂大量草料。馬邊雖然有豐富的草山草坡,但高低不平,不方便種植和收割牧草,種和收的成本都很高,適合放牧,不適合舍飼。馬邊肉羊生產主要以傳統放牧的方式進行,很少使用精料,致使肉羊到出欄年齡長膘困難,降低了養殖效益。由于全縣肉羊產業很少使用肉羊精料,馬邊市場找不到全價肉羊育肥料商品。由于冬季草山草坡飼草供應不足,無法保障羊只營養需要。
由于這些劣勢條件,在現有的成本和利潤預期下,多數社會資本不愿意進入這個產業,養殖戶也不愿投入更多資金進行圈舍改造、引進優良種羊、投入更多精力學習和使用科學養殖技術,提高肉羊生長效率。大部分養殖戶走不出傳統放牧的飼養方式,飼養品種較差,圈舍簡陋,沒有龍頭企業帶動,走不出秋肥、冬瘦、春死的怪圈。
3.1 加大肉羊產業經紀人的培養 蘇壩鎮的肉羊產業經紀人是馬邊肉羊產業發展的寶貴資源,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市場流通領域,而這些人恰恰是市場的中堅力量,對促進肉羊產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肉羊市場價格的不斷增加,可能會出現收不到羊只,或收羊只的費用高于養殖成本的現象,這些人可能會根據市場變化轉而去飼養部分肉羊來彌補市場需求,他們對市場價格信號比較敏感,更能在市場的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
3.2 堅持引進優良種公羊改良本地母羊 馬邊缺乏本地優良山羊品種,可在以往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進南江黃羊、簡州大耳羊等適合當地肉羊產業發展的優良品種與本地山羊雜交改良。改良工作貴在堅持,初期可采用政府出資購買優秀品種公羊投放給養殖大戶的方式,逐步過渡到根據市場、由社會資金引入種公羊進行雜交生產的模式,以解決全縣山羊養殖整體體重較小、出肉率低的問題。
3.3 幫助企業改善管理模式 馬邊肉羊養殖傳統放養模式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先打造1~2個示范場,比如依托青山蓮養殖專業合作社這個省級標準化養殖場為基礎,進一步幫助其規范圈舍設施,使用先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養殖效益。利用其示范效應帶動一些肉羊養殖示范大戶,再以養殖大戶為中心,逐步向周邊擴散,推動全縣肉羊產業向前發展。
3.4 引導養殖戶利用科技降低全程死亡率 可以增加項目資金幫助養殖大戶改造羊舍,提高養殖戶羊舍保溫通風的能力,改善羊舍環境。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術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科學飼養的思想意識,提高其技術水平。鼓勵從業人員到肉羊發展較好的地區和企業去學習和交流,拓寬思維,增長見識。推廣放牧養羊科學驅蟲技術和放牧加科學補飼技術,提高肉羊的生產效率。做好全縣科學防疫工作,防止疫病對產業造成傷害。
3.5 進一步改善投融資環境 隨著馬邊縣交通狀況的逐步改善,運輸成本會大大下降,且隨著經濟發達地區禁養力度的加大和土地成本的提高,社會資本會向更偏僻的山區尋找商機,所以應進一步改善縣內投融資環境,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同時可利用政策和項目,引導資金進入養羊產業,推動其發展。可以開展小額信貸、死亡保險等金融服務,為全縣養羊產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