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文仙,葛盛軍,劉勇,劉利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劉勇動物診所,四川 攀枝花 617061)
犬是犬瘟熱的易感動物,各年齡、性別、品種的犬都可感染本病,飼養密度大的區域易發本病。
導致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犬和康復帶毒犬,其傳播方式是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傳播,主要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經交配等途徑傳染,被污染的飼料、飲水、灰塵、飛沫等可傳播本病。
本病常年都可發生,以寒冷的冬季多發。犬只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造成抵抗力降低時,犬瘟熱的發病率較高。
本病病程一般為兩周,如果患犬并發肺炎和腸炎,其病程會延長,出現神經癥狀的病程最長。病犬一旦出現神經癥狀,治愈率較低,少數病例愈后留下后遺癥。
接種犬瘟熱疫苗可預防本病。沒有進行犬瘟熱免疫的犬發病率高,犬瘟熱免疫密度低的地方犬瘟熱呈地方性流行。
病犬出現雙相熱,有急性鼻(支氣管、肺、胃腸)卡他性炎癥和神經癥狀,少數病犬皮膚上有濕疹樣病變,其足底皮膚過度角化、增厚。
病犬病初精神萎頓,食欲不振或廢絕,眼鼻流出漿液性或黏性分泌物,隨病程延長,分泌物變為膿性,有時分泌物混有血絲,有難聞的氣味。病犬體溫升高到40℃,發熱持續約2d,然后體溫降到常溫。2~3d后患犬體溫再次升高且高熱持續幾周,其病情惡化,鼻端干燥甚至龜裂,出現厭食、嘔吐和發生肺炎,嚴重病例腹瀉,糞便呈水樣,惡臭,混有黏液和血液。病犬消瘦,脫水。
臨診癥狀出現3~4周,病犬全身癥狀好轉后,多數病例出現神經癥狀。1~2月齡幼犬常整窩暴發本病,其神經癥狀明顯,出現癲癇、轉圈,或共濟失調,反射異常,或頸部肌肉痙攣、強直等,最常見的癥狀是咬肌群節律性顫動。病犬一旦出現驚厥,多轉歸死亡。
3.1 血常規檢查 病犬感染初期白細胞減少,后期因繼發感染,白細胞明顯增多。
3.2 試紙診斷 采集病犬眼部分泌物、鼻液、唾液,取樣棉簽浸入裝有1mL反應稀釋液的樣品收集管,將棉簽上的樣品和反應稀釋液充分攪勻。打開鋁箔袋,取出犬瘟熱病毒檢測試紙,將試紙平放于寬敞、干燥的實驗桌上。用滴管吸取攪勻后的稀釋上清液,向測試卡樣品孔中緩慢加入4滴,滴液須準確、緩慢,逐滴加入。試紙發生反應時,可見紫紅色條帶在試紙中間的測試窗中移動,反應5~10min后觀察結果,超過10 min后結果無效。
3.3 結果判定 如果測試窗口中C線區域出現一條紫紅色條帶說明該測試紙是正常的。如果不顯色表明操作有誤或產品存在問題,應使用新的檢測試紙嚴格按說明書的操作要求重新檢測。如果測試窗口中T線區域現紫紅色條帶說明檢測樣品中含有犬瘟熱病毒抗原。
3.3.1 陽性 測試窗口中質控線C和檢測線T都顯紫紅色條帶判定為陽性。
3.3.2 陰性 測試窗口中只有質控線C顯紫紅色條帶判定為陰性。
3.3.3 無效 測試窗口中質控線C和檢測線T都不顯紫紅色條帶或只有檢測線T顯紫紅色條帶而質控線C不顯紫紅色條帶判為無效。
3.4 注意事項 為得到最佳檢測結果,應嚴格按照犬瘟熱病毒抗原檢測試紙使用說明書注明的測試步驟進行操作,所有樣品必須按照傳染源做無害化處理。試紙使用前不要隨意打開包裝,試紙包裝袋如有損壞則不能使用,試紙不能重復使用,過期試紙不能使用,不要混用不同批號的試紙。樣品采集后應立即檢測,檢測須在室溫下進行。試紙室溫下保存,不要置于陽光照射下。
根據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病毒檢測,診斷為犬瘟熱。
5.1 隔離 病犬隔離飼養,犬舍、用具和場地用2%火堿水或10%~20%漂白粉等反復消毒。
5.2 治療
5.2.1 抗病毒,增強免疫力 強效犬五聯血清(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犬副流感、犬傳染性腦炎、犬細小病毒病),小型犬一次5~10mL,大型犬一次10~20mL,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d 1次,連用 3~5d。
四合一抗犬病毒凍干劑,小犬1~5kg注射1劑量,中犬6~12kg注射2劑量,大犬13~26kg注射3劑量,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1d 1次,連用2~3d。病情嚴重的肌注劑量和療程加倍。
犬瘟熱病毒單克隆抗體,每千克體重0.5~1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稀釋后靜脈注射,首次劑量加倍,1d 1~2 次,連用 3~5d。
阿昔洛韋,每千克體重5~15mg,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1d 1 次,連用 3~5d。
5.2.2 抗菌消炎,控制炎癥和繼發感染 呼吸系統癥狀嚴重的注射頭孢噻呋鈉,每次每千克體重2.2mg,皮下注射,1d 1 次,連用 5~7d。
胃腸道癥狀嚴重的用氨芐西林(氨芐青霉素),每次每千克體重10 mg,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1d 2~3 次,連用 5~7d。
地塞米松,每天0.125~0.1mg,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嚴重病例酌情增加用量。
5.3 對癥治療
5.3.1 補充體液 VC,每千克體重0.02~0.1g,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1d 1次,連用3d。
氯化鉀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2~0.5 g,靜脈注射,1d 1次,連用3d。
VB6,每千克體重0.5~1g,靜脈注射,1 d 1次,連用3d。
5.3.2 解熱鎮痛、止咳化痰 安乃近,每次0.3~0.6g,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1d 1次,連用3d。
氨茶堿,每次0.05~0.1g,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1d 1 次,連用 3d。
5.3.3 鎮靜解痙 阿托品,每千克體重0.02~0.05mg,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1d 1次,連用 2~3d。
5.3.4 止血補血 止血寧注射液,每次0.125~0.25g,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1d 2次,或每次0.25~0.5g,靜脈點滴,1d 2~3 次。
犬源血漿,每千克體重2~5mL,靜脈點滴或多點肌肉注射,1d 1次,連用3~5d。
5.3.5 強心 地高辛,每千克體重0.05~0.08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緩慢靜脈注射。
洋地黃,每千克體重0.001~0.01 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注射。
免疫接種是預防犬瘟熱的有效方法。可用犬瘟熱、腺病毒2型、副流感、細小病毒病四聯活疫苗對6周齡或6周齡以上的犬連續接種3次,接種間隔3周,以后每年免疫接種1次。用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細小病毒病、副流感四聯活疫苗免疫的,疫苗稀釋后,每犬接種1頭份,以后每年進行1次副流感的加強接種,每2~3年進行1次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細小病毒病的加強接種。
接種疫苗后,個別犬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反應嚴重的可用腎上腺素搶救,并進行適當的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