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養殖是目前養殖業中占比重較大的養殖類型,規模化養殖有利于統一管理和分配,有利于改善周圍的環境,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率,更好的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如今,對疫病的防治已經成為養殖業的難題,尤其對于肉羊養殖來說,肉羊的疫病類型復雜多樣,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一旦有一只羊患上疫病,整個羊群的健康都會受到威脅,如果不及時救治,將會導致羊群出現大量死亡,大大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所以,在肉羊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對疫病的防治,讓疫病遠離羊群。
目前,大部分的養殖戶對于養殖技術以疫病防治等各方面的知識都不了解,單純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才進行肉羊養殖,這樣對羊群的健康和安全是一個威脅。因此,相關負責部門應對這些非專業養殖戶進行養殖技術和疫病防治知識的培訓,讓養殖戶盡快掌握疫病防治的要點,更好的管理和分配羊群,提高經濟效益。
例如,相關部門可以聘請肉羊養殖疫病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開設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班,對養殖戶進行系統培訓,從疫病的產生、疫病的類型、每種類型的特點、如何防治該疫病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述,使養殖戶真正了解和掌握疫病的防治要點。單單開設培訓班是不夠的,相關負責部門還應設立肉羊疫病實驗室,派遣專業人員對疫病的產生、擴散以及如何消除進行試驗,讓養殖戶在一旁仔細觀察,并嘗試去實際的操作,親身感受,使廣大的養殖戶在疫病來臨時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處理。除此之外,相關部門要對養殖場的養殖標準以及衛生情況進行嚴格的檢查,防止因這些因素導致疫病的產生,威脅羊群。比如,相關部門應檢查養殖場規模與羊群的數量是否匹配,養殖場周圍的環境是否符合肉羊養殖的標準,以及養殖場的衛生是否達標等等,發現問題時,養殖戶要及時進行調整,從根源處將疫病消滅,為羊群的健康保駕護航。
防疫制度是疫病防治的要點之一。絕大部分的肉羊養殖戶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防疫制度和防疫體系,所以疫病在產生和傳播時,對疫病束手無措,最終導致羊群大量死亡,直接威脅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肉羊養殖戶建立一個完善的防疫制度和防疫體系十分必要。
例如肉羊養殖戶應從養殖人員、羊群飼料、疫苗接種、定期消毒、定期檢測這幾個方面入手建立完備的防疫體系。對于養殖人員來說,疫病的產生和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其中人體傳播也是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羊舍的入口和出口設立專門的消毒區域,養殖人員進出羊舍要洗澡、消毒和更換衣物,確保疾病不會通過人體傳播的方式進入到羊群中,威脅羊群的健康安全。部分養殖戶單純的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購買一些質量低劣的羊飼料,這樣做會大大增加羊群的患病幾率,因此,養殖戶有必要購買質量高、口碑好的飼料飼喂羊群,既保護了羊群的健康,又保證了羊肉的質量。增加羊群的免疫力使每只羊產生抗體十分必要,養殖戶要定期對羊群進行疫苗的接種,預防疫病的發生。羊群在成功接種疫苗后,養殖戶應定期的對羊群進行健康檢測和消毒,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隔離,查明病源和疫病類型,做好預防措施。建立一系列完整的防疫制度和體系可以有效地降低疫病發生的幾率,有利于保障羊群的生命健康,從而增加肉羊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如果養殖戶發現疫病已經發生并在羊群中開始傳播蔓延,要及時的采取措施,保護羊群的健康安全。
當發現疫病已經產生時,首先在要做的是采取措施將疫病控制起來,防止威脅到羊群,調查清楚疫病產生的來源,徹底消除隱患。當疫病已經在羊群中傳播時,應將整個羊圈進行隔離,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大面積的消毒,并對每只羊進行排查,至疫病完全消除后再恢復正常。如果發現病情嚴重已經無法救治的肉羊,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病危害到更多的肉羊。
綜上所述,對于疫病的防治是肉羊養殖業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肉羊養殖戶要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只有樹立良好的疫病防治思想,建立完善嚴格的防疫制度,再加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合作,才可以使肉羊養殖遠離疫病,保障羊群的安全健康,保證羊肉的質量,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促進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