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我國養殖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提高區域經濟水平以及個人收入水平上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其中牛類肉質鮮美,營養價值較高,市場前景廣闊,養牛業也隨之呈現出一片繁榮發展的態勢,但是犢牛成活率低的問題嚴重影響著養牛業的規?;l展。
犢牛指的是出生6個月左右的小牛,其自身發育不完全,極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造成其成活率低,因此有必對犢牛養殖技術進行分析,以便進一步提高其成活率。
1.先天疾病因素。先天疾病的存在是導致犢牛成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一般是由于母牛孕期管理不當、牛種選育不科學、繁殖等方面因素造成的。先天疾病的存在使得犢牛出生后對外界環境的適用性較差,免疫力也比較低,極易死亡。
2.孕牛健康及分娩。母牛的孕期健康狀況對犢牛的成活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些年齡較大、身體狀況較差的母牛在孕期時身體素質更差,犢牛的發育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再就是對于孕期母牛的飼養上缺乏關注,有些母牛即使身體素質較好,但是孕期如果缺少相應的營養元素攝入也會影響犢牛的發育。母牛在分娩過程中出現難產等生產不順利的情況會導致犢牛出現窒息死亡等現象。
3.犢牛護理不當。犢牛出生后,其免疫力較低,如果護理不當就有可能使犢牛感染疾病發生死亡;除此以外,還要注意母牛踩踏、壓死犢牛的情況。
1.做好犢牛選種培育工作。在犢牛選種培育工作中需要注重選種的優選性和針對性,保障犢牛有一個良好的生長基因,以便利用先天優勢來提高其養殖成活率。在培育過程中應堅持科學合理的飼養方式,建立養殖檔案,做好相關數據的記錄整理,以便為今后犢牛的培育提供科學依據。
2.加強妊娠母牛后期的飼養管理。妊娠母牛后期常指母牛分娩前后1個月的階段,在該階段中加強飼養管理工作是確保犢牛生長發育良好的關鍵,一方面要保證母牛日糧中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等物質的充足,從而保障其正常的分娩以及泌乳,能夠確保犢牛的先天發育健康。另一方面還需要保證母牛適量的運動,從而促進母牛和犢牛對鈣的吸收。
3.加強初生犢牛的護理。初生牛犢的護理工作至關重要,在其出生后立即將其口鼻的粘液去除,保證其呼吸順暢、吮奶方便;如果犢牛的臍帶沒有自然扯斷還需要人工幫助其剪斷,工具要注意消毒;要及時將犢牛的毛發擦干,避免犢牛感染疾??;盡快飼喂犢牛初乳,使其免疫力得到提高。
4.加強牛舍管理。牛舍是犢牛主要活動的場所,由于犢牛免疫力低,環境質量也會影響犢牛的生長狀況,因此要加強牛舍管理工作。在犢牛入舍之前對牛舍進行全面的消毒,杜絕牛舍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牛入舍后也要保證牛舍的干凈、干燥,保證牛舍的通風,要定期打掃牛舍,定期消毒。夏季要注意牛舍的通風,保持濕度,冬季則要防風保暖。還要注意牛的飼養密度不能過高,應給予牛群一定的活動空間。
5.加強犢牛飼養管理。一方面要注意牛在哺乳過程中的管理工作,必要情況下可對牛初乳進行質量檢查,由于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強犢牛的免疫力,因此養殖人員可以將剩余的牛初乳冷凍起來飼喂給犢牛。在犢牛開食后要保證定時定量以及營養元素的添加,斷奶要循序漸進,以免引起犢牛的應激反應。
6.做好犢牛的疾病防控工作。疫病防控工作是犢牛養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犢牛身體機能發育不完全,免疫力較低,極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腹瀉等疾病,因此必須要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一方面要加強犢牛的飼養管理,保證犢牛生長環境的干凈健康;另一方面針對一些常見疾病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注射,如果牛群中有犢牛發病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防止大規模的傳染。
綜上所述,犢牛的養殖質量直接關系到養牛業的規?;l展,針對犢牛成活率低的問題,養殖戶應深入分析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全面提高犢牛養殖成活率,保障養殖場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