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模化豬場養殖過程中,傳染病種類較多,發生頻繁,其中一些傳染病可以用特定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一些可用特效藥進行防治,從而幫助豬場盡快消除傳染病,挽救病豬,減少豬場經濟損失。為此,本文重點分析規模化豬場主要傳染病的流行情況及藥物防治方法,從而保障豬場養殖安全。
1.以急性敗血癥為主的傳染病。生豬發生急性型敗血癥的主要特點為高熱、皮膚出血、漿膜出血,伴隨出現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神經系統性癥狀。此類疾病臨床上多表現為發病急、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病程短的特點。常見的為豬口蹄疫、豬鏈球菌病、豬弓形蟲病、豬丹毒、豬瘟、豬肺疫、豬附紅細胞體病等。
對待此類疾病,可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可通過抗病毒療法、特異性療法、抗菌療法等對癥治療。施治的原則為控制繼發感染,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配合強心、止血、補液、補鹽等綜合性療法。常用的藥物有免疫球蛋白、轉移因子、干擾素、高免血清、各類抗菌藥、抗病毒藥以及板藍根、黃芪多糖、穿心蓮等中藥制劑。
2.以豬呼吸道癥狀為主的傳染病。生豬發生以呼吸道癥狀為主的傳染病,其共同特征為喘氣、咳嗽、呼吸困難,偶有體溫升高者。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有豬肺疫、豬藍耳病、豬胸膜肺炎、豬圓環病毒病、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流感、豬氣喘病、豬副嗜血桿菌病等。
對于此類疾病的治療,應當以控制原發病因為主,結合實際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同時輔以綜合療法,幫助患畜機體恢復免疫力。治療藥物需對癥選擇:如抗菌消炎可選擇板藍根、魚腥草、黃芪多糖、穿心蓮等注射液和病毒靈;抗菌藥物可選擇先鋒4號、長效磺胺、頭孢菌素、支原凈、普樂康等;鎮痛藥物可選用氨基比林注射液、安痛定注射液及安乃近注射液等;平喘藥物可選用氨茶堿、麻黃堿藥物等;止咳藥物可選擇強力喘康、咳喘1號等;強心可選用樟腦磺酸鈉注射液、安鈉加注射液;補液可選擇10%的林格爾氏液或葡萄糖鹽水注射液等;恢復免疫力可選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免疫球蛋白、豬轉移因子等。
3.以繁殖障礙為主的傳染病。發生豬繁殖障礙癥狀的傳染病,其共同特點為母豬早產、流產、產死胎、弱胎及木乃伊胎等。常見的疾病有豬偽狂犬病、豬藍耳病、布魯氏菌病、豬瘟、弓形蟲病以及乙型腦炎、衣原體病等。
對待此類疾病,應使用抗菌、抗病毒藥物來控制原發病因和繼發感染,再結合癥狀進行對癥治療,輔以綜合療法支持治療,防止疫病擴散,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其中,對于因病毒性因素所引起的繁殖障礙疾病,可選用干擾素、免疫球蛋白、轉移因子、蘭耳康以及其他抗病毒、抗菌藥物等進行治療;對于因細菌性因素所引起的繁殖障礙疾病,則可用泰樂菌素、四環素、磺胺類藥物、土霉素以及一些抗菌增效劑等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配合使用VA、VE以及黃體酮等實施輔助治療。使用抗病毒藥物時,要與干擾素配合使用,則效果更佳。
在針對傳染病使用藥物治療與藥物預防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1.要根據本場與本地區傳染病的流行情況、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用一些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廣譜藥物進行治療和預防。使用藥物之前,應當先進行藥敏試驗,以此來篩選出一些高敏感性的藥物用于防治,從而提高防治效果。
2.需確診后再行用藥,不可盲目用藥。盲目用藥不僅會導致藥物治療失敗,而且還可能引發藥物中毒等。
3.使用藥物過程中要嚴格依照療程。一旦療程不夠,則藥物無法維持有效的濃度和作用時間,導致一些病原體暫時被壓制,但并未殺滅,而當停止用藥后,其又會重新生長,最終導致疾病反復,影響藥物治療效果。獸用藥物除特殊規定外,其療程多為3~5d。臨床上,可考慮多用藥1~2d來鞏固療效。
4.聯合用藥時,要結合疫病特征和發病規律,科學地進行藥物聯合使用,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效果。如慶大霉素配合四環素使用、磺胺類藥物與增效劑聯合使用等,都具有提高防治效果的作用。
此外,還要注意藥物配伍禁忌、真假獸藥鑒別以及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獸用藥物休藥期等。
總而言之,規模化豬場在應對主要傳染病過程中的藥物治療和藥物預防,要結合本場、本地實際情況進行用藥選擇和治療,同時注意用藥規范,確保藥物防治卓有成效,保障豬場養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