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支原體肺炎是羊易感的細菌性接觸性傳染病,病原有兩種,絲狀支原體山羊亞種和綿羊支原體。絲狀支原體山羊亞種主要感染山羊,而綿羊支原體可以感染綿羊和山羊。在自然條件下,本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經呼吸道感染,發病后死亡率較高。本病有一周左右的潛伏期,羊營養不良及飼養環境差可以成為發病的誘因。2018年11月,師宗縣葵山鎮養殖戶飼養的山羊感染綿羊支原體,現將整個診治過程介紹如下。
2018年11月,葵山鎮長田村、復新村的養羊專業戶共有山羊100頭,受突然降溫等寒冷空氣影響,部分山羊出現發熱和咳嗽,曾經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療無效,發病羊已經有部分死亡。
發病羊突然發病,體溫升高40℃以上,精神沉郁,出現呼吸困難,結膜發紅、流淚、有膿性分泌物,流漿液性鼻液;食欲不振,干咳,聽診支氣管有摩擦音;胸部叩診有痛感,表現為躲閃,呼吸心跳加快;嗜睡,不愿走動,糞便稀,帶有血液;口腔出現潰瘍,唇和乳房的皮膚有疹塊,發病羊有5只死亡。
對發病死亡的羊進行病理剖檢,可見胸腔有淡黃色積液,有纖維素性肺炎,肺間質變寬,肺切面大理石樣變;心包積液,心包和胸膜、肺和胸膜都發生黏連;支氣管擴張,肝脾腫大,肺部淋巴結和支氣管淋巴結腫大。無菌取發病死亡羊的肺臟、肺部淋巴結、支氣管分泌物送實驗室檢測。
將無菌取的肺臟、肺部淋巴結、支氣管分泌物涂片染色鏡檢,鏡下可見革蘭氏陰性細小桿狀和絲狀菌,姬母薩染色呈淡紫色。接種低濃度瓊脂培養基,在37℃溫箱培養48h,長出典型的“荷包蛋”樣菌落,符合綿羊支原體的典型特征,表明分離菌為綿羊支原體,病羊感染了綿羊支原體肺炎。
根據病羊的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實驗室診斷結果,對病羊采取隔離對癥治療方法。發病羊隔離飼養,對羊群封鎖,每頭羊逐個排查,將疑似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離飼養,增加日糧營養,保證飲水充足。對發病羊肌肉注射20%氟苯尼考和瘟毒清,加強護理,同時大群圈舍地面用生石灰消毒,羊只飲水用具和食料用具用含碘消毒劑徹底消毒,及時清理糞便。未感染羊皮下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苗用于預防,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發病羊逐漸康復,沒有出現新發病例。
發生疫情后,發病羊成為重要的傳染源。早期診斷可以提高本病的治療效果,患病羊患病時間越長死亡率越高,治療難度也大大增加,所以對疑似病羊都要隔離飼養,早期進行實驗室診斷,對經久不愈的病羊要及時淘汰。確診疫情后對圈舍要徹底消毒,保持空氣清新和流通,潮濕和冷空氣可以降低羊的抵抗力,畜舍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病死羊要徹底消毒和無害化處理。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可以通過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苗或雞胚化弱毒苗進行免疫預防。加強平時的飼養管理,禁止引入來源不明的羊,新引進的羊必須隔離檢疫,健康方能混合飼養。
羊支原體肺炎對羊有很高的感染性,本病有一定的潛伏期,潛伏期的羊雖然沒有發病,但是也可以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病菌。養羊場的飼養環境對本病的發生至關重要,寒冷、潮濕、擁擠等都可以增加羊的感染率和發病率,羊群中一旦出現病羊,病菌會在環境中很快傳播,所以一定要加強本病的預防。增加飼料營養,營養均衡不能單一,對病羊及時隔離飼養,病死羊和糞便都要做無害化處理,羊群全部用疫苗免疫接種,有條件的飼養場可以對全部羊進行支原體檢測,發現陽性感染的羊及時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