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2月11日文章,原題:擔心資本外逃的中國瞄準地下錢莊新目標隨著對資本外逃的擔憂與日俱增,中國將對地下錢莊跨境轉移資金的行為采取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
根據從本月初開始實施的最新司法解釋,地下錢莊進行大額外匯交易將構成非法經營罪,有可能被判入獄超過5年。在此之前,違法者僅僅會被罰款。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該司法解釋。根據解釋,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或非法買賣外匯的經營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監管機構將不僅監管資金從地下錢莊流向海外,還將對資金跨國(境)兌匯行為進行打擊。
跨國(境)兌付型地下錢莊是指,不法分子擁有境內和境外銀行賬戶,協助他人進行跨境匯款、轉移資金活動。中國境內客戶把資金打入地下錢莊在中國的賬戶,后者將等值外匯打入客戶在境外的賬戶。境外客戶也可如法炮制。
最高法和最高檢表示,近年來,從事非法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等涉地下錢莊犯罪活動日益猖獗。以往,不法分子在國內外匯黑市進行低買高賣,從中賺取匯率差價。如今,多數地下錢莊的主要業務是資金跨國(境)兌付,導致巨額資本外流,社會危害性巨大,屬重點打擊對象。
過去幾年中,隨著一些個人和企業尋找海外更好投資機會,中國政府加大阻止資本外流的努力。這些舉措包括,禁止國內加密貨幣交易、個人購匯實施更嚴格的披露要求、加大對企業投資海外的限制等。隨著將資金轉移出國的渠道日益變窄,許多人轉向地下錢莊。
國家外匯管理局去年曾通報稱,河南男子郭某將1億多元人民幣打入地下錢莊控制的境內賬戶,通過地下錢莊兌換外匯并匯至其境外賬戶,被處以800多萬元罰款。這是去年個人罰金最高的案例。▲
(作者曼迪·左,王曉雄譯)
環球時報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