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英國目前深陷“脫歐”苦惱,最終如何“脫”,前景難料。羅賽儒(SyrusLohrasb)是中英商業融合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執行官(CEO)、中英人工智能峰會發起者,近日,就“脫歐”后英中往來、英國發展方向以及中資收購英國資產等話題,《環球時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羅賽儒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隨著“脫歐”進程在推進,他相信英國正在考慮與中國有關的戰略,而該戰略是雙重的。“我認為英國必須理解并找到方法,讓自身能為中國提供一個獨特、歐盟無法提供的賣點”,他說,與此同時,英國希望繼續維持作為進入世界的市場門戶地位,確保英國仍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目的地。
羅賽儒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北京已經承諾在英國“脫歐”后與英國達成一項良好的自由貿易協議,但這必然取決于與歐盟達成的有序“脫歐”協議。有序的英國“脫歐”可以為中國創造一系列機會。事實上,此前英國很多領域出現的機會已經有目共睹。但他認為,對中國而言,重要的事情不再是投資足球俱樂部,而是關于創新、技術以及收購英國的一些資產,比如一家中國私募股權公司于2017年9月以5.5億英鎊(7.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一家芯片公司。“在2016年6月23日(‘脫歐公投投票日——編者注),7.26億美元相當于6億英鎊——你可以看到英國脫歐和英鎊貶值對并購交易產生的影響,節省5000萬英鎊對中國人來說很有吸引力。”
過去這些年,中企在英國投資、并購,也引發了一些議論。羅賽儒承認,有些英國人擔心本國的核心資產流失。但事實是,這些資產不只賣給中國,還有其他國家收購。而英國面臨的挑戰是,盡管存在資產損失的情況,但要確保被收購公司的運營仍在繼續為英國創造就業,為經濟繁榮做出貢獻。
“在后脫歐時代做好準備至關重要。”羅賽儒說,英國目前是中國對歐盟投資的最大接受者,英國“脫歐”后中資進入歐盟變得復雜和昂貴,可能會導致對英投資減緩。“我想引用牛津大學一位學生的觀點,她說:我相信英國脫歐將引領中英在尋求進一步合作方面更加開放。但中文里也有一句老話:‘遠水解不了近渴。”
羅賽儒認為,盡管英國將不再屬于歐盟,它仍需成為“某個”大陸的一部分。“英國不是非洲的一部分,不是亞洲的一部分,也不是美洲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成為歐洲的一部分。我們需要繼續這樣做,繼續與歐洲人建立友誼。”他說。
前不久,羅賽儒在牛津大學舉辦了中英國際論壇。“有55萬中國人在線觀看論壇直播”,羅賽儒說,此次論壇再次強調了英國對中國以及全球經濟新秩序持支持態度的觀點,而“一帶一路”是該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相信中英‘黃金時代將繼續為英國帶來優勢,并將在后脫歐時代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