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土耳其、德國特約記者 曹潔 青木 ●本報記者 范凌志
一名中國新疆歌舞團的原演員,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罪被依法逮捕,結果卻被某些境外勢力“宣告死亡”。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據此發表聲明,指責中國“侵犯人權”,并渲染中國“肆意拘捕”穆斯林,將他們投入“集中營”。隨后這名原演員在電視上現身,土耳其的無理指控遭到打臉……盡管自身民族問題突出,但一直懷有“大突厥主義”情結的土耳其此前也曾多次在中國新疆問題上指手畫腳。近幾年來,土耳其政府更加重視與中國的關系,倒是消停了不少。不知是受了西方假新聞的煽動,還是因為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上升,土耳其的
“老毛病”又犯了。對于土方的歪曲指責,中國駐土使館連續做出批駁和澄清,并向土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表示:“土方基于把‘活人說成死人的荒謬謊言,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這種做法極其錯誤、極不負責。我們對此堅決反對。”
“中國打臉土耳其”
“維族音樂家‘復活,中國打臉土耳其。”“德國之聲”報道稱,中方10日晚間發布一段視頻,證實先前外傳“死于新疆再教育營的維吾爾族音樂家艾衣提”還活著。在一段發布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土耳其語網站上的視頻中,艾衣提宣稱自己“健康狀況良好,且從未遭受虐待”。視頻開頭表明錄制日期為2月10日,艾衣提說自己正因違反國家法律接受調查。
中國駐土耳其使館新聞發言人當天也就艾衣提以及中國的民族宗教政策、新疆教培中心等問題發表談話。發言人表示,土方所說的關于阿不都日衣木·艾衣提去世的情況毫無事實依據。經查證,阿不都日衣木·艾衣提,男,57歲,維吾爾族,新疆歌舞團原演員。其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罪被依法逮捕,目前身體健康,并非土方所說的已經死亡。
使館發言人還強調,中國新疆教培中心根本不是所謂的“集中營”。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是人類文明的公敵,也是國際社會共同的敵人。新疆立足本地區實際,堅持“一手抓打擊、一手抓預防”,依法設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簡稱教培中心),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教工作,最大限度地團結教育挽救絕大多數有違法行為或者輕微犯罪行為的人員,避免其成為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另一種受害者和犧牲品。
中方的回應有力回擊了土耳其方面的指責。9日,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哈米·阿克索伊在土外交部網站上發表書面聲明稱,得知艾衣提在中國監獄中死亡,“這起悲劇”進一步加強了土耳其人對新疆地區“侵犯人權”的反應。聲明進而抹黑新疆的教培中心,指責中國在21世紀“再建集中營”,并呼吁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秘書長采取行動。土耳其《每日新聞》形容,土外交部的這一罕見舉動令許多人感到驚訝。
“我注意到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的有關表態,非常惡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就此回應表示,中國駐土耳其使館第一時間已就此作出回應,中方已向土方提出嚴正交涉。華春瑩進一步介紹了新疆在借鑒和吸收國際社會反恐經驗基礎上,從當地實際出發深入開展反恐和去極端化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她表示,土耳其也是多民族國家,也面臨恐怖主義威脅,在反恐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到頭來只會損人害己。希望土方不偏聽偏信,正確認識和理解中方有關政策和努力,以實際行動增進中土之間的互信與合作。
土存在“大突厥主義”情結
受“大突厥主義”情結影響,土耳其此前也曾就新疆問題說三道四。中國人記憶最深的當屬2009年“7·5”事件后,土領導人不僅不譴責暴力,反而公開指責中國,宣稱“7·5”事件是“種族滅絕”,指責中國政府對維吾爾族采取“同化政策”。近幾年來,土耳其與西方關系趨冷,轉而“向東看”,更加重視與中國的關系,在新疆問題上更加謹慎。土耳其《每日新聞》11日稱,此次事件正值土耳其尋求與中國發展幾乎各領域關系之際,土耳其正在東方尋找新的朋友,包括俄羅斯和其他伙伴,與中國的爭吵同這一愿景相矛盾。
土外交部為何此時做出這一“令人驚訝”的舉動?《每日新聞》分析認為,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領導的政府有討好民族主義勢力之嫌。像土耳其大聯盟黨等極端民族主義政黨近來頻頻向政府施壓,1月24日他們曾組織示威游行呼吁土政府“為了東突厥斯坦的親戚采取行動”。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在“大突厥主義”情結的影響下,土耳其國內民族主義勢力活動猖獗,今年已發生多起類似游行。去年12月27日,土耳其反對黨美好黨向土耳其議會提出議案,鼓動“突厥人民和土耳其共和國必須為‘東突厥斯坦挺身而出”,該提案隨后被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否決。
盤古智庫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昝濤1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土耳其在3月份即將進行地方選舉,正義與發展黨面臨的選舉形勢很嚴峻,如果在新疆問題上炒作一下,能有效吸收右翼民族主義分子的選票,土執政黨可能有這方面的考量。昝濤認為,近幾年土耳其在對華關系上總體還是比較務實的,尤其是2015年以后,埃爾多安及其政府團隊對涉及新疆的話題控制得還可以,中土關系發展不錯。這次的聲明,是在外交部發言人這個層面,跟以前挑動對華相關議題的時候相比,級別比較低。如果不繼續發酵,應該不會對兩國關系產生太大影響。
土耳其的底氣來自哪?
雖然常對別國指手畫腳,但土耳其自身的民族問題更是突出,并因此受到西方的壓力。有統計顯示,從1984年到2008年,土耳其打死3.2萬多名庫爾德工人黨成員。云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軍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土耳其在處理國內問題與指責中國時的做法完全是“雙重標準”。土耳其鎮壓庫爾德人非常嚴厲,甚至越境到敘利亞、伊拉克打擊庫爾德人都成了一種常態。另外,2016年國內未遂政變發生后,土耳其大規模清洗的做法,也受到西方的廣泛批評。
劉軍認為,土耳其之所以敢于這樣,可能更多的還是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系。它主要的領土是在亞洲,只有3%的領土在歐洲,但它自視為一個所謂的“歐洲國家”,扼守土耳其海峽,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土耳其認為周邊的歐盟、俄羅斯或是中國、美國,都不會跟它徹底翻臉,所以有時候會“耍點小脾氣”。
相比之前,中國治理新疆的成績有目共睹。《環球時報》記者去年10月曾前往南疆和田地區于田縣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以及喀什市職業教育培訓中心采訪,當面與學員、工作人員及企業代表交流,親眼見證當地群眾通過學習國家通用語言、學法律、學技能,從而擺脫宗教極端思想的毒害的積極變化。
中國駐土耳其使館新聞發言人10日表示,建立教培中心以來,新疆已經超過25個月未發生過暴力恐怖事件,安全形勢得到極大改觀。2017年全疆接待境內外游客數量超過1億人次,增長32%;2018年游客數量超過1.5億人次,增長約50%。這些數字充分說明新疆很安全、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