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堯
(湖北郵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武漢 430023)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集約化需求的增加使得網絡帶寬增加、處理數據水平提高、存儲的數據量變大,要求數據有更強的安全性,從而要求員工素質、管理水平、電源條件、機房條件等方面不斷提高,并具備規范化、網絡化、實用性、可擴展性、安全性等特點,因此,研究數據中心建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所謂業務系統,指的是企業將服務提供給外部用戶的一個系統,對象群體是所有外部的用戶,也就是客戶,利用各種各樣的業務系統,企業可以進行多個類型的服務。通過適配器,數據中心把不同的應用系統進行ESB的掛接,根據業務的處理邏輯來關聯數據、組合系統功能,不但可以傳遞業務系統的數據消息,還能整體跟蹤和管理業務整體流程,使業務的跨系統工作效率得到進一步加快。數據中心生產區需要部署業務系統,并且部署過程中盡量彼此獨立,將不同IP分配給不同系統[1]。如果原始應用的系統需要升級或者上線了全新業務系統的時候,數據中心的結構不會受到影響,其它的應用系統與網絡整體的運行也不會受到影響。
將安全監控的審計、管理系統設置于數據中心,能夠統一監控應用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安全設備、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安全情況。對日志信息與安全事件進行收集,開展關聯與整合分析,進行安全風險的評估和用戶行為的審計,預警將要出現的安全事故,制作出相應的安全報告。
同時,審計、管理系統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響應,使有關業務系統的運行得以維持,幫助管理員解決安全故障,減少安全隱患,將技術依據與手段提供給有關部門信息考核與審計,做到整體的應急響應、審計、監控,使得數據中心保障信息安全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入口處將不同種類的適配器當作主要渠道,由第三方系統、后臺應用系統等進行統一平臺的提供并接入,能夠對異步處理進行支持。在數據中心網絡的結構之中,入口是外部與內部應用系統對信息進行交互的一個通道,發揮著網關的重要功能,可以將防火墻設置在此處,利用防火墻的訪問策略配置來對外部用戶訪問應用系統的各種行為進行控制。
企業要想更好地進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對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利用。和業務系統有所差異,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對企業決策管理層開放。通過對數據倉庫技術的利用,管理信息系統做到了集中提取有用數據,對分析模型進行構建,從而開展模型的數學分析。
數據中心設計及建設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投標設計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一般使用計劃交付模式與傳統的承包,這種方法的數據中心業主在規劃、設計、施工等不同階段,分別和設計團隊、顧問、施工經理對合同進行簽訂。二是自己設計建設。設計建設的合同為數據中心工程和建設提供了一個單一的方法。數據中心的施工團隊與設計團隊一起努力,實現超越客戶期望的目標。三是開發商交付。伴隨數據中心房地產行業在過去幾年中飛速地增長,注重識別、開發,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公司的數量、營銷數據中心的房地產開發商都在不斷增長。這種方法開發人員管理的過程,提供給數據中心用戶能夠搬遷的設施。
當前大數據中心建設一般采用云平臺架構,按照統一的標準規范體系進行建設,分為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支撐層、應用層。基礎設施層為應用層、支撐層、數據資源層提供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等,根據各系統及應用的使用需求,可以提供物理資源和虛擬化資源。數據資源層中,數據中心不但能從分支數據中心進行橫向的數據整合,還能從直屬單位實現縱向的數據整合,實現橫向聯通,縱向貫通的網型格局。
數據集中可以使IT企業、電信、銀行等行業集中的開展管理業務,并對相同水平的服務進行提供。與此同時,集中管理和存儲業務數據創造了保證數據安全的有利條件,讓業務的連續性得到進一步增強,數據集中對數據中心系統與設施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
要想更好地建設安全管理體制,需要努力確保數據中心的網絡系統與設備的運行可靠性、穩定性,將優質服務提供給客戶[2]。建設制度的過程中,需要涵蓋數據安全、系統安全、網絡安全、物理安全等多個方面,健全和完善有關設備管理、環境管理、訪問機房、保密安全等有關制度,貫徹落實我國信息網絡的相關保密要求,對訪問機房和數據中心的行為進行嚴格掌控,確保機房環境與辦公環境的有序、清潔與整齊。
安全審計即IT安全審計,主要是量化檢查、評估IT系統與應用的過程、技術。安全審計可以提供給安全方案制定與完善、信息系統風險性與安全性評估所需的審計服務、審計數據,實現維護信息系統有效運行的目標。與此同時,安全審計還能夠采集信息系統中不同的組成要素,自動地對采集數據進行系統、綜合分析,使信息系統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總而言之,研究數據中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建設數據中心時應包括業務系統、安全監控、入口、管理信息系統等結構,并建設數據中心安全管理體制與安全審計體制,從而更好地建設數據中心,推動自身的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