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
(南京林業大學,南京 210037)
現代反求工程是目前技術進步的有效途徑,是產品設計人員急需掌握的新興設計技術。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受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人們只能夠對實物模型進行獲取,圖紙、產品數據等難以獲得,這樣就增加模具制造及制造技術的發展難度。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將逆向工程技術應用過來,三維化處理實體,獲得相應的模型,進而推動制造工程的整體發展。
具體來講,逆向工程技術指的是結合相應的實物,將三維數字分析、掃描等技術運用過來,快速實時測量實物,通過三維建模,重新構建實物曲面,向CAD系統進行傳遞,然后CAM將刀具程序編制出來之后,向CNC加工設備進行傳遞,促使模型得到有效構建,從反向角度來設計產品[1]。其中,可以從實物反向、軟件反向、影像反向三個方面來劃分逆向工程技術。實物反向指的是測量分析實物,然后進行生產,其能夠逆向設計實物整體或某個零部件。軟件方向則是充分利用了產品樣本、產品圖紙、使用手冊等內容,具有完善的技術軟件。影像反向指的是技術軟件和實物均沒有,只能夠依靠部分資料對產品進行設計和構思。其中,這些資料包括參觀視頻、廣告圖片等等。
本種技術主要是將一系列特殊的采集設備、采集方法運用過來,以便對產品外觀的輪廓、坐標等有效獲取,然后數字化處理產品的集合外形。在具體實踐中,首先測量掃描產品的三維坐標,對相應的數據內容精確獲取,通過計算機技術處理這些數據內容,促使有圓柱、圓錐、球等采集元素形成,借助于計算,對其外形、位置等幾何數據有效獲取。目前來講,一般采取兩種方式來獲取數據:
首先是接觸式數據采集技術。本種技術主要運用三坐標丈量機,結合實物特征、測量要求等內容,對丈量機的測頭、方向合理選擇,對測量點數、分布、測量路徑合理確定。采用本種技術,需要讓測頭接觸到零件表面,具有較慢的測量速度,且完成測量工序后,測頭補償環節也要科學開展,十分繁瑣,實體外形也得不到充分的反映。
其次為非接觸數據采集技術。本種技術主要是將光學原理運用起來,其具有較高的精度和較快的速度,且接觸壓力、測量摩擦力得到了避免,誤差得到降低。同時,能夠最大程度的縮小測頭光斑,每一個部位都可以有效探測,可以將測量表面的真實輪廓給最大化的呈現出來。
在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包括測量方法、設備缺陷、表面質量等等,難免會有誤差存在于測量結果中。那么就需要將數據預處理技術運用過來,對誤差進行降低和消除,以便促進后續建模工作的順利開展。一般情況下,包括這些方面的內容:
首先,誤差點的去除。如果有變化出現于測量設備參數、環境之中,就容易出現誤差點。那么就需要借助于數據預處理技術,將潛在的誤差點找出來。在具體實踐中,掃描同一個截面,如果有一個點與臨近點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偏差,那么就需要對其進行消除。
其次,數據精簡。在測量儀器實施過程中,會獲得大量且密集的數據點云,其中冗余數據占據了較大的比例,其會對運算開支造成浪費,同時幾何建模速度也會大大降低。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將冗余數據及時刪除掉。
再次,點云對齊。實踐研究表明,設備測量范圍有時候可能無法滿足產品尺寸大小要求,那么為了對產品表面數據進行全部測量和獲取,就需要從多個角度來進行。而不同的角度,就導致測量坐標系存在差異,那么就需要對齊處理數據,以便有效統一各個坐標系。
最后,特征提取、數據分塊。在特征提取方面,主要是對測量數據進行篩選,將對特征曲線、特征曲面生成有利的點找出來,以便促使特征線、特征面得到順利生成。在數據分塊方面,則是將構成產品外形曲面的子曲面類型納入考慮范圍,合理劃分同一個子曲面類型的數據。
本種技術是將數據采集信息充分利用剛起來,對原始曲面幾何模型進行恢復。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這些類型:
首先,基于曲線重建曲面。本種方法通過數據分割,然后將曲面的網絡樣條曲線擬合于測量的點坐標中,借助于相應的系統和工具,包括CAD/CAM等,通過混合、放樣等環節的處理,對曲面模型進行重建,然后實施過渡、裁剪等環節,有效拼接各個光滑的子曲面,促使整體曲面得到形成[2]。
其次,基于測量點直接擬合。本種方法指的是對測量集合、插值曲面等進行重新構建,八廓曲面逼近和曲面插值兩個組成部分。
選擇科學的技術方式,掃描模型表面,對模型坐標信息進行和偶去,然后向電腦中存儲獲取到的信息資料。數字化掃描的實施效果,會對逆向工程技術的應用成效產生直接的影響,一旦有失誤、誤差出現,將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后果。因此,就需要嚴格遵循嚴謹、認真的原則,科學掃描產品數據,提升數據收集質量。
借助于計算機來實踐設計數據,促使有CAD模型生成。本環節具有十分復雜的過程,如果僅僅將單一數據點運用過來,將會降低設計效果。因此,就需要曲面擬合多個數據和不同區域的數據,連接不同的曲面,促使有完整的整體形成。
要將零件加工內容、設備工序等因素充分納入考慮范圍,科學加工產品。同時,嚴格貫徹與落實先粗糙后精致的原則,以便高效控制加工過程,最大程度的降低誤差的發生幾率。在重復定位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誤差問題,需要對孔系的同軸度有效提升。
以火控系統操控手柄的設計為例,詳細分析逆向設計技術在制造工程中的應用。
結合設計要求,造型師將1:1的木質三維模型構建起來,專業操控人員反復試用木質手柄,合理評估舒適性。結合試用結果,科學修改與完善木質模型。
4.2.1 數字化設計實物模型
在逆向工程建模中,首先要對點云數據進行準確獲取,可以將專業設備運用過來,測量實物模型,以便對實物的表面數據進行獲取。結合實際情況,將激光掃描儀應用過來,采集手柄模型數據,對手柄實物模型的三維數據信息有效獲取。操控手柄具有十分復雜的結構,要將多次掃描工序實施下去,這樣就會獲得十分龐大的點云數據量,進而對曲面重建算法效率造成不利影響,且存在著較多的冗余無用數據。因此,就需要整合點云數據,提取數據特征,促進后續曲面重建工序的科學開展。
4.2.2 重建CAD模型
本環節內,主要是結合實物點云模型,對實體模型進行重新構造和生成。產品三維CAD模型重建是逆向工程設計中的核心內容,同時難度較高。研究發現,目前市場上出現了較多種類的三維建模軟件。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將CATIA軟件運用過來,重建操控手柄的曲面模型。在重建過程中,發現操控手柄具有十分復雜的結構,且空腔體存在于中間部分。那么wield降低加工難度,將CATIA軟件的分形功能利用起來,合理劃分手柄的曲面。
向激光3D打印成型機中輸入CAD重建模型,借助于3D打印技術的應用,即可對操控手柄的樣機有效制造。為了滿足加工需求,建模過程中,分割了操控手柄的曲面,那么就需要分別加工兩個曲面模型。完成加工工序后,焊接兩個部分,通過打磨、拋光、噴漆等一系列工序的實施,促使手柄結構得到完整制造。
綜上所述,逆向工程技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創新性,通過科學應用逆向工程技術,可以促進產品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設計周期不僅能夠得到縮短,設計精度也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需要引起人們充分的重視。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深化逆向設計技術研發,不斷提升逆向設計水平,以便推動產品設計、產品制造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