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苯乙烯市場劇烈變化的一年,反傾銷、貿易戰的大背景下,苯乙烯市場原有格局已發生改變,未來中國苯乙烯市場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反傾銷帶來的影響,最直觀的一點就是進口量明顯下降。在反傾銷影響國內苯乙烯貿易商的同時,也在影響著苯乙烯的下游用戶。國內苯乙烯部分下游為外資或者合資工廠,常年進口苯乙烯進行生產,故苯乙烯的反傾銷也造成了部分國內下游產品成本提升。在這一背景下,部分過去進口苯乙烯的商家開始轉而直接進口苯乙烯下游產品,下游產品的進口大幅增加。2018年1—8月我國聚苯乙烯泡沫(EPS)進口增幅144.51%,聚苯乙烯(PS)進口量增幅52.6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增幅18.62%,增量明顯。
反傾銷影響了國內苯乙烯的供應,對苯乙烯價格起到提振作用。在國內苯乙烯價格長期處于高位的情況下,苯乙烯工廠的利潤也處于較高水平,國內新苯乙烯裝置紛紛上馬。未來2~3年內,國內苯乙烯預計新增產能大約6.5 Mt/a,其中超過5.5 Mt/a的產能已經開工建設。目前來看,國內苯乙烯的新裝置主要有如下兩個特點:①產能較大。從目前計劃投產的苯乙烯裝置來看,超過七成是300 kt/a的大型裝置,其中大部分又是SM/PO聯產裝置。這些大型聯產裝置在成本上有優勢,再考慮到新裝置運行損耗較低,其產品競爭力明顯較強。②投產時間集中。僅2018年底,將有中信國安瑞華、恒力石化及浙江石化公司共計2.12 Mt/a產能投產,從目前國內苯乙烯投產計劃來看,未來2年計劃投產的產能都接近2.0 Mt/a。這些產能集中在幾年內釋放,對苯乙烯市場的沖擊無疑是巨大的。
綜上所述,未來幾年中,苯乙烯市場將形成如下的新格局:①貿易商的生存空間將受到極大壓縮。在國內新裝置集中釋放后,2018年苯乙烯供需平衡的局面將被打破,未來幾年中,苯乙烯市場勢必出現供應過剩,將迅速向買方市場轉變。在這過程中,一些服務、價格沒有優勢的貿易商可能將被逐步淘汰。②國內工廠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從目前國內工廠的生產成本來看,干氣法、聯產法的成本低于常規的乙苯脫氫法;大型一體化裝置的成本低于小型裝置;新裝置的成本低于舊裝置。在國內工廠產能大幅擴張之后,工廠的整體利潤水平勢必下滑,一些缺乏成本優勢的裝置可能會拆除或長期停用,苯乙烯行業開工也難以保持目前的高位。③上下游工廠之間的交易將進一步增加。以前這種交易模式僅限于苯乙烯工廠與大中型下游工廠之間,未來一段時間有望將受益者擴展到小型下游工廠,這將降低下游工廠的生產成本。在貿易戰的背景下,隨著家電、汽車行業出口受阻,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苯乙烯下游工廠的生產,從而保護國內苯乙烯產業鏈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