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寶 玉
(山西六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作為建筑行業工程最高質量的代名詞,成為每一個建筑施工企業承建工程追求的最高目標和最高理想,同時,為施工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樹品牌、創信譽等方面提供重要幫助。另外,隨著《山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評標辦法》的出臺與實施,國家級優質工程加分條件不可替代,使得國家級優質工程的創建不僅僅是品牌效應,更多地成為了投標中能否取勝的關鍵因素。
不出現影響工程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方面的裂縫;不違反國家法規、標準、規范中提到的強制性條文規定;不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的建筑材料、建筑設備、耗能高的產品;不使用有害物質含量釋放量超標的民用建筑產品;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質量問題被通報的工程;存在《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基本規定中3.0.3規定內容其中之一的;存在質量缺陷采取補強處理改變原有結構外形的;對工程質量質疑、投訴,且核實確實存在問題的工程;工程雖然通過了正式竣工驗收,但還存在有未完的一些甩項。
地基承載力及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檢測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樁基完整性檢測出現Ⅲ類及以上樁或檢測Ⅰ類樁數量達不到90%的;混凝土實體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一次檢測合格率達不到90%的;高強螺栓連接副緊固一次檢測合格點數達不到95%的;屋面防水出現滲漏現象的;接地、防雷裝置的接地電阻一次性測試實得分值達不到全部滿足要求的;電梯安裝保護裝置合格率測試一次達不到100%要求的;智能系統及系統集成檢測主控項目有一項不合格或一般項目超過10%的不合格的;建筑節能分部一次驗收不合格的。
1)除施工質量需達到同期國內領先水平外,在設計水平、科技含量、節能環保、綜合效益方面也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設計方面還應取得省(部)級優秀設計獎,由于特殊原因未取得時,在申報前應邀請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組織專家進行設計水平評審。
2)為了進一步推動建筑行業綠色環保、節能減排、降本增效,促進施工企業積極開展綠色施工,要求申報國家優質工程的項目,應取得省(部)級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或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榮譽。
3)科技成果的形成是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為了提高工程質量、加快進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開展的一項創新思維活動,如QC成果、工法、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五小成果、科技進步獎等。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活動,解決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的難題,同時也為優質工程的創建獲得加分。
1)做好項目總體策劃,督促落實。
總體策劃是否全面、到位,是否有助于執行,將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在編制總體策劃時,首先應對設計圖紙仔細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議;針對工藝方面進行的改進創新,應比選最佳施工方案,達到最大程度滿足便捷施工、適用、經濟、綠色環保、美觀大方的要求;
策劃需先行,落實需到位。在施工過程中,做到工藝規范,精細操作,保證策劃思路落地。
2)針對常見的質量缺陷,做好預控。
針對鋼結構節點銹蝕的質量通病,由于在構件端部30 mm范圍內,在工廠時不進行涂漆工作,待焊接完成并檢驗合格后才進行補漆工作,現場條件施工環境制約,節點位置構造復雜,除銹工作不到位,導致后期易銹蝕,需采用手工或電動工具進行除銹,驗收合格后方可涂漆,涂漆宜采用高壓無氣噴涂工藝,另外,補漆時,采用與其構件其他部位漆的種類相同,控制好底漆、中間漆和面漆的厚度,分層補涂,不得直接使用面漆補涂;高強螺栓連接節點補漆時應對節點板連接部位采用漆膜進行封閉處理,避免潮濕氣體與摩擦面接觸加速其銹蝕。
針對地下室混凝土地面空裂以及散水部位脫空的質量通病,由于基層回填材料壓實未達設計要求,尤其是管道四周,分格縫位置不合理(塊大)、切縫時間掌握不好、養護不及時等原因所致,宜采用隨搗隨抹的方法,不分層一次成型;也可采用跳倉法澆筑地面混凝土的方法;采用配筋、合理分割也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地面不均勻沉降造成的開裂。
針對衛生間滲漏的質量通病,在衛生間現澆板施工時,應按要求做上翻混凝土,與現澆板同時施工,施工高度控制在200 mm以上;防水層施工時應沿墻四周上翻,高出地面250 mm以上,安裝花灑噴淋的墻面及臨墻面防水高度應在2 m以上。管道的根部、轉角處、墻及煙道根部、地漏四周應做防水附加層,加強層寬度大于150 mm;穿樓板套管安裝完后,封堵排水管洞口時,宜將洞口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凈,四周灑水濕潤,采用同強度或高一標號微膨脹混凝土分兩次進行澆筑、振搗密實。
針對屋面積水的質量通病,由于找坡不準,水落口標高過高,等原因導致排水不暢,在防水層施工前,應對低洼或坡度過小處進行修補,水落口的標高應參照排水溝排水坡度的高差、周圍加大坡度的尺寸和防水層的施工厚度等方面的因素來確定。
針對衛生間墻面磚空鼓的質量通病,由于基層處理不干凈,砂漿粘貼不牢固,粘貼前浸泡時間達不到2 h等原因所致,應將基層處理干凈,涂刷界面劑,最好采用聚合砂漿離縫2 mm粘貼。磚的尺寸控制在500×500以內,不宜選用玻璃磚。
針對墻地面磚出現小于1/3整磚的窄條問題(觀感不好),應做好排磚策劃,對磚的尺寸、洞口平面尺寸、磚縫等進行調整。
針對吊頂變形、板面裂縫的通病,石膏板邊施工時,要開倒角縫,補足膩子,走廊的縱向宜每12 m設變形縫,與周圍墻面脫開,采用凹槽形狀釋放應力。
針對電纜未標識或標識不齊全,敷設不規范的通病,應做好技術交底,監督落實,做到45°懸掛電纜標識牌,內容齊全完整,另外,敷設前,提前進行二次深化設計,按照部位、長度確定排布順序,并嚴格執行。
針對管道保溫層包裹不嚴、開裂等通病,應做到下料留有余量,不得強加外力對接。
1)加強建設手續方面資料的管理。
前期手續及驗收手續應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收集留存原件及復印件,保證后期申報優良工程滿足其要求,前期手續主要包括:立項批文(發改委)、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局)、國有土地使用證(土地局)、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許可證(住建局)、設計文件審批意見(消防)、項目環保評價批復、人防的批復文件(如果有人防)等;驗收手續主要包括: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工程消防驗收意見書、項目竣工環保驗收、電梯安全檢驗及驗收意見、建設工程人防驗收意見(如果有人防)、建設工程檔案驗收意見、節能驗收意見、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等。
2)加強施工過程技術歸檔資料的管理,保證資料真實、準確、齊全、可追溯。
工程技術資料的符合完善與否,是驗證工程質量能否達到要求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檢驗隱蔽工程合格與否的一項重要措施。技術資料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
a.存在試驗代表檢驗批量不滿足規范要求的情況,如規范中對鋼筋直螺紋試驗擴倍取樣規定:必須滿足同形式、同等級、同規格的前提下,連續10批次合格可以擴一倍,前10批有幾種規格,均合格,之后檢驗批量擴一倍,不滿足擴倍要求,則檢驗批次不足;
b.存在技術交底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的現象,如北方冬天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混凝土澆筑完后,在24 h內應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保證混凝土處于足夠的潤濕狀態,顯然不合理;
c.存在缺少回填土擊實試驗,無法確定控制參數,壓實系數無法保證;
d.存在新舊規范交替,新規范執行不及時的問題,如施工過程中,有新版本規范施行時,未完工程應執行新的規范;
e.存在施工日志填寫不完善的情況,施工日志要填寫施工部位、施工內容、工程量、人員數量、質量狀況等涉及相關質量活動的全部內容。
國家優質工程目標的實現,需要集團公司領導、分公司、項目部的通力合作,另外,應得到建設、監理、設計、勘察和監督單位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施工伊始,就應確立創國家優質工程為目標,過程中時刻以此目標為標準,開展各項活動。
打造工程特有亮點,應從如下幾方面考慮:
1)主體結構階段應注重細部節點的處理;
2)裝修階段應從設計新穎、造型獨特、美觀大方、符合傳統審美感考慮,塑造亮點;
3)安裝階段應注重綜合支架的統一設置,做到管道對稱排列;
4)采用先進技術,材料等,將施工的難點變成工程的亮點;
5)利用BIM技術,將虛擬的施工變成現實。
國家優質工程的創建,是設計上體現優秀,質量上塑造精品,技術上勇于創新,過程中精細管理,材料上綠色環保,能源方面節約高效,得到社會上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