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王越
在多個國家試圖將華為公司排除在5G建設名單外之際,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前主任漢尼根12日在英國《金融時報》刊登專欄文章,呼吁結束圍繞中國科技的“歇斯底里”。
漢尼根在2014年至2017年間擔任英國政府通信總部(GCHQ)主任。他在文章中寫道,經GCHQ審查的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近年來一直在研究英國電信網絡中的華為設備系統。因此該機構對華為的觀察,在西方安全機構中是獨特的。漢尼根稱,隨著各國競相推出新一代5G移動技術,考慮到這次升級的巨大規模和經濟上的重要性,現在不是西方國家將一個新興全球科技強國的產品與服務拒之門外的時候。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美國本周將發布行政令,以授權政府阻止美企業與華為公司等外國供應商開展業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3日對此問題回應稱,美方似乎是在想方設法游說動員針對中國公司的打壓抹黑行動,理由是中國公司是不安全的。然而迄今為止,無論是美國還是美方個別盟友,在安全問題上都無法拿出任何確鑿證據來證明中國公司對他們國家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華春瑩說,美國及其盟友提到的所謂理由無非是針對中國《國家情報法》有關條款。“當這些抹黑言論滿天飛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想過,以立法形式維護國家安全是國際通行做法。”華春瑩說,事實上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五眼聯盟”國家以及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都有類似針對安全問題的法律規定。
華春瑩表示,美方及其個別盟友對中國公司設備安全無端指責,是對中國有關法律的錯誤和片面解讀。中國《國家情報法》不僅規定了組織和公民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的義務,同時也規定了有關工作必須依法進行,必須尊重保障人權,維護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中國其他法律對于保障公民和組織的數據安全和隱私權利等合法權益也作了相關規定。有關方應該對此全面客觀理解,而不是斷章取義,片面錯誤地解讀。
雖然美國近來不斷拉攏其盟友抵制華為,但眾多國家仍舊根據獨立判斷力挺華為。12日,菲律賓最大的移動電信運營商環球電信表示,有關華為公司對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的說法,在某種程度上被夸大。菲律賓環球電信從2010年開始選擇華為作為供應商。該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12日對彭博電視臺表示,很有信心自己的公司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公司雇用的咨詢人員對系統的后門、木馬程序等進行廣泛檢查,未發現異常。
德國近日對是否應允許華為進入該國市場進行大量討論。德國《明星》周刊13日報道稱,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12日晚表示,支持改革德國電信法,加強對外國網絡設備供應商的安全要求。但他也表示,此舉目的不是禁止華為參與德國市場,而在于對華為進行更有效的控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