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新年新氣象,A股在春節過后迎來連續3個交易日的上漲。13日,上證綜指站上2700點的整數關,實現“五連陽”。
截至13日收盤,上證綜指報2721.07點,漲幅1.84%;深證成指報8171.21點,漲幅2.01%;創業板報1357.67點,漲幅1.91%。
對于A股市場在豬年迎來“開門紅”,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春季攻勢”已經在春節前拉開序幕,而且現在已經愈演愈烈,帶動整個市場的人氣,進一步激發投資者做多的熱情。其中,績優藍籌股成為推動市場上漲最重要的板塊,價值投資再次被市場關注。
不少分析機構指出,A股此輪上漲中,外資入場是重要的推動力之一。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今年1月外國投資者向中國股市投入創紀錄的90億美元,為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月資金流入額。楊德龍分析稱,現在A股已經成為MSCI新興市場指數、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以及標普道瓊斯指數三大指數體系的成員,外資對于A股的配置需求大幅增加,這將引發外資大量流入A股市場。
此輪上漲中,農業企業成為深圳股市中的一匹“黑馬”。據香港《南華早報》13日統計,今年以來,肉雞養殖企業山東仙壇和民和牧業的股價已經上漲近40%,生豬飼養企業牧原食品的股價也已上漲34%,帶動深圳證交所的農業指數大幅攀升。《南華早報》稱,分析師將此輪漲勢歸因為非洲豬瘟導致的豬肉價格上漲。而從長期上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還處于大規模農業的早期階段,隨著行業發展,農業企業的收入將會穩步提升,農業股也將會繼續保持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