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婧
站在五四百年的歷史節點上,回望1919,風雨飄搖晦暗如霾。一群熱血青年,勇擔重擔,奔走呼號,點燃了五四火炬,也掀起了恢弘浪潮。歲月不居,百年滄桑,五四精神卻歷久彌新。立報國之志敢于人先,為廣寒問月逐夢前行,濤拍孤島岸,風頌赤子心,32年駐國土,三代閃閃紅旗心,涼山垂淚,瓊海含悲,血與火生與死的誓言,人民永遠都會記得,祖國更不會忘記。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青年。觀今鑒古,古之成大事者,必少不了實干,實干是成事之基,實干是立身之本。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已經提出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一論斷,而當今“實干”又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詞匯之一。“實干”是一個囊括“實思”、“實說”、“實做”、“實效”——“四位一體”的環節。“實思”是前提,思考要符合客觀實際,符合事物發展規律,離開了實思,“實干”變成了“蠻干”,南轅北轍,越偏越遠。“實說”是條件,真誠是實說的前提,做一個實干的人是敢于說真話,再者便是敢于反應實情。“實做”是關鍵,“實做”便是承擔,承擔自己的責任,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敢于奉獻自己,敢于負責,一步一個腳印抓落實。“實效”是結果,也就是做事情不要做表面功夫,而是要得效果。蘇軾曾說“去苛禮而務至誠,黜虛名而求實效”。求實效就是要為長遠打基礎,就是要為全局做貢獻,而最關鍵的是要為群眾謀福祉。
他是一名開拓者,在經歷過企業在短短18個月的時間虧損18億的情況下,其能夠在面對創傷后勇敢重生。他曾經被CNN以及《時代》周刊評為最具影響力領袖,但也曾經被評為過“中國 A 股上市公司最差老板”。在互聯網市場中,他是企業實體轉型互聯網的標桿,在經濟整體形勢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其所具有的吶喊成為了目前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點,為中國實業在新環境當中的發展起到了突圍的效果。他是李東生,今年60歲了,在TCL的工作即是其唯一的工作,也更是喊出了“我一輩子就干這個企業!”的口號。
是他經歷了一種反思,帶領著TCL企業進行了四次變革,讓他的企業他的團隊經歷了兩次重生,在這個市場即是王道的時代,2014年創下了賣出了1700萬臺電視,位列全國第一,利潤則是樂視的 11.6倍的佳績,“2019年在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機構,業務覆蓋了一百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樣的數據也進一步證明了李東生的領導力和決策力,是個名副其實的實干家。
他曾是拒當副市長的野心家,當年的恢復高考給了李東生進入TTK(TCL前身)的機會,其實當時由于25歲的李東生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公司首先給出的工作安排是機關崗位,但他當時的想法卻非常現實他認為他自己工科生,如果在踏入社會當中之后,就待在機關中,在過了幾年之后,自己在大學當中所學習的專業就廢掉了。他更是想能夠干一番事業,就到合資企業當中了。當時,這個企業還處于起步狀態,對于人才具有較大的需求,同時也能夠為他成長提供好的機會,且工資在當時也相對較高。
就這樣,李東生便走上了改變他一生的這條路。而李東生的第一桶金是做磁帶業務獲得的,1993年,李東生出任 TCL 電子集團公司總經理,以此開始了在我國家電市場當中的不平凡征程。1997年,當時李東升被推薦為惠州市副市長候選人,但是在面對這種機遇時,他拒絕了,同仕途相比,他更希望能夠在企業當中任職,同企業共同成長,干出一番大的事業。就是在這樣一次一次巨大的壓力之下,李東生一次次地做出關鍵性決策。
他曾是涅槃的鳳凰,重生的鷹。最讓李東生“輝煌”而又“摔跤”的應該是那條關于TCL備受煎熬的海外并購“不歸路”。在此過程中,TCL經歷了生存發展的瓶頸,同時也獲得了重生。在2004年,當時TCL討論是否需要收購湯姆遜公司業務,在當時的會議當中具有較大的爭議,且具有較多的反對聲。對此,李東升感慨道,在企業發展以及競爭的過程當中,就如同是一場戰爭,很難保證一開始的決定就是正確的決定。但是當戰斗已經開始后,整個部隊都已經向前沖鋒,這時候就不能夠考慮我是否有退路、我的退路在哪里,唯一能夠想得就是要拿下那個山頭,這樣才能夠在發展當中尋找到辦法。
就這樣,他帶領TCL走上一條不歸路,2004年9月,TCL的旗幟在國際老牌彩電巨頭湯姆遜的工廠升起,成為了當時全球范圍內最大的彩電生產商,而在短短的半年時候后,又同阿爾卡特達成合作,成立了當時中國第一的手機公司。在此過程的國際并購操作中,充分體現出了李東升中國企業走出去第一人的身份,無數的掌聲以及鮮花都用了過來。而在一年后,這兩家并購的企業都出現了巨額的虧損情況,并導致TCL出現了在發展20年當中首次虧損的情況,整個全度虧損了20億元。曾經飽受關注的企業,在市場當中飄搖,也正是在這時,《福布斯》將李東升確定為07年“中國上市公司最差老板”第六名的位置。對于這整個過程的大起大落當中,李東升在《鷹的重生》中對這樣的一個故事進行了分享:“在40歲時,鷹將迎來一個重要且漫長的蛻變,其會使用自己的喙不斷的擊打巖石,直至鮮血淋漓。之后,又會用新趾甲將自己身上的所有羽毛拔掉,在羽毛重新長出、豐滿后,則會重新開始飛翔,這也使鷹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新生。”根據這個故事,李東升說道:“我們就是鷹,在世界全球化步伐中,也正是我們在發展中面臨艱難困難、最終獲得新生的畢竟道路,我們一定能夠重新展翅。”
他曾是企業重生的領頭人,決策者。他把精力放在了核心領域,收縮業務規模的同時,李東生還努力保持TCL基本的研發投入,李東生的一系列決策使得TCL在逆境中緩慢前進,2014年,TCL集團繼海爾、美的、格力之后營收躋身千億帝國,2016年,TCL 是為數不多的在逆境中保持銷量高增長的企業。
在中國實業發展當中最為艱難的時期,在互聯網技術背景中,很多實體巨擘都認為,實體才是根本,而互聯網僅僅是一種工具。而作為互聯網實踐標桿的TCL李東生算是整個實體的領頭人。在紐約時代廣場中的廣告當中,李東升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人說,做實業投入那么大,劃算嗎?我說,夢想該怎么算?”其表示,之所以同意在廣告當中出鏡,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想通過該種方式向外傳遞我國實業強國的理念與精神。希望能夠在短短30秒的廣告中向外傳遞一種精神與信息,即只有經濟強大,才能夠對強大的國家提供支撐。在中國現階段發展中,實業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要脊梁,也是在實業具體發展當中所體現出的榮譽與責任。
他將TCL看成了自己的歸宿,他這輩子就干這個企業,這輩子就干這個事,他把自己的精力、把自己的心血都獻給了TCL,把這大半輩子都獻給了實業。改革關頭勇者勝,在中國企業崛起的過程中,TCL通過自身強大的原材料成本控制能力以及綜合成本控制能力,擊敗了一個個的國際層面競爭對手。在現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李東生可能是第一個將“供給側改革觀念”帶到大家身邊的實業家,他曾經說過:“在企業發展當中,對技術創新能力進行建立、保持是最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發展中,要始終將主要業務確定為制造業,始終懷揣工匠精神,將每一個產品做到極致,這樣才能夠在市場當中保持競爭力。同時,也需要能夠積極學習、研究新的技術,這樣才能夠獲得好的發展。”他強調工匠精神,強調實業興國,強調實干興邦”。他的一步一步是很難,但他還是堅持著一點一點穩扎穩打,最終收獲了彩虹。他是我們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作為新一代青年人,你可能說我們渺小,我卻安于渺小,因為踐行使命便可以徜徉于星空大海自在一方。你可能說我們孤獨,可我寧愿孤獨,因為星星的孩子他有最美的笑容。你可能說我不夠識相,那我偏不要識相,因為一眼看到頭的名譽終會浮云過眼,覺匠心之不窮,隨上下而求索,新一代青年人便是祖國之希望,三十忠誠春與雪,萬里郵路日和月,迎著朝陽開始奮斗,披星戴月踏上歸途,漫漫人生幾十載,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們,何為價值?用堅韌披荊斬棘,用熱愛燃起希望,守護就是價值,用智慧架構事業,用勤勞耕耘版圖,奉獻就是價值,用思維撐帆支漿,用汗水澆灌夢想,實干就是價值。現如今2019,同歷史上其余時期相比,我們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更加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偉大中國夢。我們都是追夢人,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和千載難逢的歷史光榮都壓在我們的肩頭,我們要擔起這責任來,我們都是奮斗者,我愿以青春之我輝煌青春之中國,我們正年輕,也始終年輕著。
參考文獻:
[1]?唐文.李東生:“我一輩子就干這個企業”[J].商業文化,2017(21):38-43.
[2]?張銳.李東生:制造業天空上翱翔的“老鷹”[J].對外經貿實務,2016(07):14-18.
[3]?黃燕,鄧攀.李東生與互聯網和解[J].中國企業家,2015(11):33-43+32+6.
(作者單位: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