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ba


歡迎光臨“海底撈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有一個響當當的名頭——“海底撈大學”。別誤會,這并不是說我們學校跟那家連鎖火鍋店有什么合作關系,也不代表我們個個都是愛火鍋的吃貨。之所以會有這個親切的外號,是因為中傳很注重學生的意見,提出的問題馬上就能得到解決,就像海底撈火鍋店一樣,能給你貼心的五星級服務體驗。
就拿中藍女生公寓附近的天橋來說吧,中藍公寓和教學區之間相隔著定福莊東街,這是校外的一條公共道路,以前女生們在宿舍區和教學區之間往返,需要繞很遠的路。學校為了保障女生的安全,順便解決繞路麻煩的問題,直接在校內修建了一座過街天橋,一頭連著女生的宿舍區,另一頭連著教學區,大大方便了學生的通行。考慮到天橋一端和女生公寓距離較近,學校還在天橋邊豎了一塊大牌子,寫著“23點之后,禁止男士通行”的字樣,實在是非常貼心了。
當然,校內天橋只是我們。海底撈大學”眾多福利的冰山一角。很多學生有時趕著上課會踩草坪抄近路,學校不但沒有阻止大家,反而直接在草坪上鋪上了石頭小徑,讓大家正大光明地走近道。宿舍里東西壞了,甚至任何你看不順眼的地方,都能隨時申請上門免費維修和更換。
最有趣的是,朝陽區有個商場叫大悅城,我們依葫蘆畫瓢,戲稱我們的圖書館是“大閱城”,沒想到學校聽說之后,直接在圖書館門口立了塊大石頭,上面就刻著“大閱城”。學校書記田維義開通了微博,校園里的大小事都可以在微博@他,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現在去微博上一搜,還能看到學生們發布的連不上校園網或是救助流浪貓狗等各種消息。
中傳就是這樣一所以人為本的可愛學校,在這里,學生的每件事都不是小事。
這里的明星多到見不完
追星族們為了見自己的偶像一面,經常得花錢買票,甚至還要長途跋涉去到另外一個城市。但在中傳,你不用主動去“追”星,明星們會自己來到這里讓你看個夠。
在中傳,偶遇明星的機會簡直不要太多。各種劇組、話劇、展演、專訪層出不窮,以前只能在電視電影里看到的面孔,現在就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周潤發、高圓圓、周星馳、撒貝寧、陳坤、大張偉、楊瀾、馮鞏、毛不易……可以說,幾乎沒有我們見不到的明星,“中國追星大學”絕不是說說而已!
但事實上,剛入校的時候我還會因為偶遇明星興奮不已,時間長了,見的明星也多了,慢慢就習慣了。更何況,還有很多明星就是我們的同學或老師。
從中傳走出了許許多多的名人,既有“金龜子”劉純燕、陳魯豫、歐陽夏丹等知名主持人,也有胡可、馬思純、張紫寧等演員和“愛豆”。有—些已經離開母校,還有一些仍然留在這里,比如《吐槽大會》上說著經典臺詞“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的主持^張紹剛,他的另—個身份就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副教授。
除了人人都能叫得出名字的明星之外,我們學校還有許多老師都是傳媒行業內的。明星”,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見識,會在課堂上分享行業最前沿的動態和技術,也會利用自己的業界資源,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到一線的實踐中去,做策劃、跟劇組、剪片子,我們完成的不僅僅是作業,也是飽含心血的作品。
在中傳,你也有機會過一把明星癮,除了大大小小的活動、比賽、堪比“春晚”的盛大晚會,許多學院畢業的時候還會走紅毯,畢業生們換上西裝、禮服,緩緩走過紅毯,周圍此起彼伏的快門聲見證著他們璀璨奪目的時刻,恍惚間,真的有種戛納電影節既視感!
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偏偏要靠才華
中傳學生的顏值,放在全國高校都排得上名次。畢竟這里有很多人,畢業之后可是要站在熒屏—線“靠臉吃飯”的。但別以為我們都是花拳繡腿,雖然很多人已經擁有了漂亮瞼蛋,可他們偏偏還多才多藝。
中傳作為傳媒行業的。黃埔軍校”,有成熟的學生電視臺、價值幾干萬的轉播車、還有傳媒博物館和廣告博物館,各種價值昂貴的設備都可供學生使用。在這樣的環境里,幾乎人人都會攝影、PS、剪片子、策劃晚會。
但每個人又擁有自己的色彩:有的人大三就成為了湖南衛視導演;有的人拿到舞蹈十級證書,組建了自己的舞團:有的人天天打游戲,打進了世界排行榜前500名……
每年畢業季,中傳動畫專業的畢設作品都會喜提熱搜,才剛大學畢業的學生,已經能夠制作出打動人心的深刻作品,前兩年那部國風動畫《識途》現在還躺在我的收藏夾里,“騙”去了我不少眼淚呢!
雖然中傳作為一所行業特色型院校,學術氛圍不如一些綜合性大學那么濃厚,但這里的校風更加自由、更重實踐,學校鼓勵學生在各個方面開拓自己的眼界、尋找自己的方向。我們會比很多學校的學生更早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應該怎么做才能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夢想。學校更多情況下只是為你提供廣泛的知識和平臺,你想學什么做什么,由你自己去選擇和摸索。
就是這樣一所自由包容又體貼入微的校園,見證著我的大學時光。我很珍惜這里的一切,需要早起才能吃到的廣院肉餅、晴天傍晚的鋼琴湖、大閱城的玻璃墻,都是我記憶中難以磨滅的樂章。
我在這里學會了自由獨立,也搬到了屬于自己的方向,帶著學校傳遞給我們的勇氣和信念,—路向前,無所畏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