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獨行的牛肉丸



《圍城》里三聞大學的原型
如果你看過錢鐘書先生的《圍城》,應該對文中的三閭大學有印象,有一種說法是,抗日時期的“國立師范學院”是其原型,而“國立師范學院”,正是湖師大的前身。
這些年的歷史沉淀,讓湖師大的校園充滿了人文氣息,這點從校園里的花花草草和建筑物的起名便能窺見一二,木蘭路、桃子湖、霓裳樓,光聽名字就能聯想出一個故事,另外還有岳王亭、紅樓這些古建筑,他們藏在校園里,讓整個校園看起來都極具年代感。
不過校園里的景再美,名字再有韻味,也只是外在的東西罷了。讓學校人文氣息滲透進骨子里的,是學校里的大師們。
湖師大的第一任校長,是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廖世承博士,有學生回憶,“廖校長個子瘦高,總戴副金絲邊眼鏡,是個謙謙君子,很有人格魅力。”當時“國學大師”錢基博和錢鐘書父子,也都在我們學校任教,分任中文系和英文系主任。
這些大師給學校帶來了濃厚的人文氣息。直到今天,學校里的老師們大多也有身為傳道授業者的風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老師曾對學生說:“如果一個學期下來,我都沒有找你們QQ聊過天,沒有了解一下你的學習生活,那么就是我的一種失職。”而且這位老師能叫得上來全班同學的名字,并不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說,這個學校是有溫度的。
漫步校園,當你來到岳王亭,經常能看到一群退休的老教授們在那兒拉二胡、唱京劇;來到桃子湖,也常能看到刻苦的學生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大聲讀英文……這里確實是一個讀書好地方。
老師們會直播,也玩快閃
雖然湖師大的人文氣息很強,但湖師人可絕不是呆板迂腐的。書呆子”。
記得2016年我剛準備讀大學那會兒,報到前在家里看了一場叫做“‘預見師大——輔導員帶你游校園”的微直播。輔導員和學長學姐們變身“網絡主播”,帶我們這群新生“游校園”,參觀食堂、宿舍、圖書館等地,大大滿足了我的好奇心。而且主播們還會解答我們對大學的各種疑問,即便是上大學要帶什么行李、穿什么厚度的衣服這種雞毛蒜皮的小問題,他們也會耐心解答。
直播擁有一個神奇的效果,那就是提前拉近老師和新生的距離,當開學大家“奔現”時,也就沒那么羞澀了,很快便熟絡起來,少了一份剛離家的孤單。
老師們不僅開直播,他們甚至還會玩快閃。
去年,學校的“網紅”輔導員們就用這樣一種方式來進行思政教學,他們穿著統一的紅T恤,在食堂里來了一場“說閃就閃”的快閃,活動反響很好,不僅上了熱搜,還在校園里掀起了一陣“點贊新時代”的熱潮,氣氛很燃,這可比干巴巴地念書效果好多了。
老師們熱衷直播、快閃,學生們每年心心念念的則是參加世界文化周。因為文化周就是一個“國際趴”。
文化周上,國際學生會努力展現自己的十八般武藝,有人唱歌有人跳舞,還有人現場展出加納木雕、巴基斯坦羊絨毯等。土特產”,親手烹制馬來西亞炒飯、日本壽司、俄羅斯香腸等家鄉特色小吃,讓人覺得仿佛走進了一個“mini世博園”。
重頭戲是外國留學生的“中文歌唱比賽”,在比賽現場,你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為什么“歪國人”唱歌的時候就沒口音呢?
在豪華江景房里看煙花
在湖師大是幸福的,不出校門你就可以住江景房、看橘子洲的煙花、爬岳麓山,就連開班會都是在吃野餐。
“住江景房”可不是一句調侃,而是真實的體驗。我所住的“豪華江景房”在校本部,住宿費很便宜,一年只要600元。600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當游客和市民在樓下爭著擠著看橘子洲頭的煙花秀時,你在宿舍里,吹著涼風、吃著冰激凌同樣可以欣賞到。
不僅能住“江景房”看煙花,在湖師大你如果想爬山的話,每天都可以去鍛煉,不必等到節假日。這是因為我們學校就在岳麓山的山腳下,想爬山的話,免費而且沒有任何時限,你甚至可以騎自行車環游岳麓山。幾乎每個放晴的周末,我都會約上幾個好友去爬岳麓山,其間還會路過岳麓書院和愛晚亭,課本里的景點,我們周周見。
在這種環境下待久了,我們更會。享受生活”。在學校桃子湖、圖書館前面的那片草坪上,你常會看到有一群人在野餐,可能她們并不是單純來野餐的游客,而是在開班會哦。
你可能會感覺這是個很“精分”的學校,對待學術它嚴肅得不得了,整個校園的氛圍也透露著古樸;但在具體行動上,它懂得變通,懂得寓教于樂,希望給學生一個能肆意昂揚青春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