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



蘭大建筑,都有一個大氣磅礴的西北名字
就像每個內蒙人都會被問是不是住蒙古包—樣,蘭大的學生通常也會被提問,“你們上學騎駱駝么?”
對此,蘭大學子通常會掏出自己剛入學時在學校紀念品商店花五塊錢買的駱駝駕駛證,一本正經地告訴別人:“對,我們騎駱駝上學,而且還得考駱駝駕駛證,合格了才能領到自己的駱駝。”
地處西北的蘭州大學,有著“中國最孤獨的985高校”之稱。也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讓蘭州大學有著自己獨特的西北風味。
例如,給學校的建筑取名。在西北群山之中,有幾座名山有著重要的地理或者歷史文化意義,比如昆侖山、天山等,而蘭大,就將自己的教學樓用這些具有西北特色的山的名字來命名。
“昆侖堂六樓自習室約嗎?”
“去昆侖堂二樓自助還書機那里還個書吧!”
昆侖堂,這個經常出現在蘭大學子口中的地名,就是學校的圖書館。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好幾個同學圍坐在沙發卡座上,看著中間的電腦屏幕,激烈地討論著辯論賽的辯題:也可以看見每周一六點半穿著筆挺軍裝,站姿端正,正在做升旗準備的國旗護衛隊;還能看到一旁排列整齊,唱著蘭大校歌的學子。
除此之外,蘭大的實驗樓和教學樓分別被命名為賀蘭堂和天山堂。天山堂里外語學院的學生們和外教在教室談笑風生,戴著耳機做著翻譯練習。賀蘭堂里的學生們穿著白大褂,在導師的幫助下,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下午……這樣的場景在蘭大還有很多。
蘭大將它的重要建筑同西北幾大名山聯系了起來,大氣磅礴,有著獨特的西北韻味。
早穿棉襖午穿紗,真的存在
很多本科生在還沒進入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的校門時,都會被學校背后那一座“黃山”嚇到。“黃山”其實有一個正經的名字,叫做“萃英山”,取“群英薈萃”之意。
初到蘭大的我,也被眼前這實實在在的黃土高原的景象震驚了。和南方郁郁蔥蔥的山林不同,這里的山大多因為缺乏植被覆蓋而裸露出一層層黃土,透露出一股肅殺的味道。
萃英山不高,但站在山上,俯瞰整個校園,卻又是不一樣的景象。在山上可以看到軍訓的學弟學妹站得整齊的小方塊,可以看見天山堂樓前那一只展翅翱翔的鷹。
猶記得當年,我和我的同學會抬著煤炭、燒烤架,以及各種菜品和飲料,組織上山郊游活動。雖然出于安全考慮,學校已經不允許在萃英山上燒烤了,但那時候的登高望遠卻至今難以忘記。站在萃英山上的我們,哪怕只是佇立著往山下的校園望去,也能夠沉淀下那顆浮躁的心。
蘭大的四季同樣也很美。雖然我們常說,蘭大只有三個季節:夏季、冬季以及大約在冬季。這也只是調侃這里除了冬季和夏季讓人感受明顯外,春秋兩季都十分短暫。但正是這樣獨特的氣候,造就了蘭大獨特的景觀。
夏天的蘭大,沒有青春偶像劇里回響在耳畔的蟬嗚與蛙叫,這里甚至連蚊子都很難見著,因為西北沒有像南方那樣多的池塘湖泊供它們生存。
這樣一個沒有什么水汽的地方,到夏天可不得熱死了?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我,曾經去請教學長:“蘭大宿舍連個電風扇都沒有,夏天難道就不熱嗎?”他只是輕飄飄地答道:“你來了就知道了。”
不到西北永遠不知“早穿棉襖午穿紗”這句話在夏天聽來是多么美妙。穿梭在樹木茂盛的校園之中,站在樹蔭里一點都不會覺得熱氣蒸人。宿舍樓更是涼爽舒適,就連校園里的流浪貓狗都會偷偷溜進宿舍樓里乘涼,連南方常見的涼席也沒辦法出現在宿舍。我也因為時常炫耀蘭大夏日的舒適,而多次收到“拉入黑名單”的警告。
不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蘭大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
十一月迎來第一場雪,來年三月可能還會迎來大雪。被白雪覆蓋的校園,紅色的宿舍樓,學校紅色的長廊,鮮明的顏色對比,讓冬天的蘭大安靜之中又有獨特的美感。
“黃土高原吃過土,萃英山下放過羊”,我們時常這樣調侃自己的大學生活。在遼闊的西北,我們將學習和西北的風土人情完美結合。
夜晚,我們會跟著藏族小伙們學跳鍋莊舞,大清早會吃上一碗現拉的蘭州牛肉面,還會去萃英山上種上一棵自己署名的樹。
正如校歌里唱道:“乘長風沖上青天,望一眼卷世的狂瀾。”在蘭大的每個人,都有著西北人一飛沖天的豪氣,我們或許來自五湖四海,但只要在蘭大,我們就都是西北人。
2019年,蘭州大學即將迎來她110周年的生日,當然也希望能在生日之際,迎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