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振
(山東黃河順成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31)
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山東段)濟南防洪工程第一標段,涉及濟南市天橋區和濟陽縣兩個轄區,建設類型為堤防加固。主要建設內容:堤防加固19.85km,淤沙土方448.61萬m3,新堤填筑土方14.28萬m3,合同工期48個月。
環境保護的主要內容有:引用水源的保護(設置警示牌),地下水的保護(設置觀測井和抽水井),施工期生活污水的處理設施,施工機械污水廢油的處理設施,垃圾桶及臨時廁所的設置、廢物的處理,施工灑水及人群健康等。
工程特點是戰線長,工期長,臨近濟南市區和濟陽城區,環境保護要求高。施工隊伍多,生活區較為分散,如何做好環保保護工作對工程順利實施尤為重要。
根據工程戰線長、跨行政區域的特點,施工單位組建了2個工區的施工組織機構,分部承擔濟陽和天橋行政區域內的施工任務。同時,成立了環境保護工作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2個工區的負責人任副組長,成員為項目部專職環保員和工區兼職環保員。
環保工作小組成立后,制定了環保工作辦法及獎懲機制,明確了項目部及各工區的工作范圍,每個人員的工作職責。項目部每個月進行一次環保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進行整改;有好的做法,在項目部推廣。年底進行環保工作評比,對工作優秀的給予獎勵,對合格的給予激勵。
根據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區實際情況,制定了防護措施。
本項目 126+070~131+650 段外側是鵲山水庫的沉砂池,按照環保合同的要求,施工期間加強與水庫運行管理公司聯系,保證水源地不受施工影響,同時制作了有關水資源保護的警示牌60個,設置在施工現場,警示施工人員注意廢水、廢油的收集與處理。
工程共有16段堤防加固,項目部在淤沙工程量較大的堤段布置了9眼觀測井、9眼抽水井。觀測井布置在淤背區護堤地的外側,抽水井設置在淤背區護堤地的中部。淤沙期間安排專人觀測水位,記錄水位變化情況并進行分析。
工程的施工堤段有多個黃河管理段,項目部把兩個工區及施工隊的生活、辦公區選擇在黃河管理段內,這樣既減少了生活、辦公區的占地,又充分利用原有的辦公、生活設施,有利于環境保護。修建生活污水處理池3座,生活垃圾箱18個,生活垃圾由附近村里的垃圾車統一運輸到鎮環衛垃圾處理站集中處理。
項目部在取土場設置了6個車輛清洗池,確保進場車輛,達到環保的要求。洗車水經沉淀、過濾油污后再利用,沉淀后的泥渣運輸到垃圾處理站集中處理,過濾的污油回收后送到鎮垃圾處理站集中處理。
包邊蓋頂土方運輸車輛選擇經改造的帶有自動覆蓋密封車斗的自卸汽車,裝車完成后,自卸汽車自動將車斗覆蓋密封,做到土壤不撒漏,同時在挖掘機裝車時配備霧炮車,有效抑制揚塵產生。
運輸車輛經過淤區時是產生揚塵最嚴重的地方,采取灑水車加霧炮車組合的方式進行抑塵,臨時道路采取灑水車灑水,車輛卸土點采取霧炮車降塵,達到抑制揚塵保護環境的目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項目部及工區管理人員、施工人員每年進行一次查體,根據前一年作業人員因工作原因出現的身體不適,在本年度作業時及時作出相應整改,做好職業病防治等相關工作。在項目部及工區的生活區進行周期性滅鼠,夏季安排滅蠅滅蚊蟲。加強對食堂人員、食材、作業環境等重要因素的系統管理,預防食物中毒等情況的發生,有效保護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
濟南市防洪工程一標段施工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對環保的重要性認識到位、組織健全、措施得力,在2017年建設單位組織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培訓學習班上做了典型發言,并觀摩了施工現場,在山東防洪工程建設中推廣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