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亮 ,曲軍超 ,蘇 潼
(1.德州市水資源管理辦公室,山東 德州 253014;2.山東水文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自2006年起,水利部先后公布了3批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按照2016年水利部復核和修訂的《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2016)》,德州市列入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的水源地共有4個,分別為丁東水庫水源地、慶云水庫水源地、相家河水庫水源地和楊安鎮水庫水源地,全部為平原水庫型水源地,年均供水總量0.81億m3。本文通過對德州市4個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工作的檢查評估,客觀闡述了安全達標建設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當前達標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以便持續推進達標建設工作開展,保障全市飲水安全。
德州市建有兩條大型引黃線路,分別為潘莊引黃總干渠和李家岸引黃總干渠,潘莊總干渠設計引黃流量120m3/s,可為相家河水庫和丁東水庫供水;李家岸總干渠設計引黃流量100m3/s,可為楊安鎮水庫和慶云水庫供水,水庫水源能得到充分保證。目前,德州市也正在積極規劃實施南水北調引江水轄區內外延輸水線路,項目實施完成后,南水北調工程也可以為各水庫供水,水庫水源能得到進一步充分保證。同時,4個水源地均建設了應急備用水源地,能夠保障特殊情況下,飲用水供水安全。
德州市4個國家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年設計供水能力2.36億m3,2018年實際供水量0.83億m3。按照“先生活、后工農業”的原則,統一調配,4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供水保障率均達到了95%以上。
1)水質檢測情況。各水源地均建立了3級水質檢測體系,即環保部門每季度開展一次監督性監測,水利部門每月開展一次日常性監督監測,水源地管理單位引水入庫期間每天開展一次日常性檢測。同時,針對慶云水庫因地下水埋深淺、地下水苦咸、庫區水位下降等原因,易導致庫區水質氯離子超標的現狀,增加了相關特征因子監測,確保供水水質達標。根據各方2018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各水源地水質均優于III類,丁東水庫等在個別月份能達到II類。
2)保護區及綜合治理情況。2015年,德州市對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進行了劃定,由省政府同意,并經省環保廳以《關于德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的復函》(魯環函〔2015〕77號)正式文批復。4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全部建設了封閉圍欄,實行封閉管理,取水口及取水設施亦全部封閉管理,并在保護區邊界設立了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強化水利、環保聯合執法及水源地管理單位日常巡查,保護區內無一處排污口,也無任何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及可能污染飲用水的建設項目及活動。為保障水質安全,對慶云水庫二級保護區內土地承包給村民開展農業種植進行了清退;對楊安鎮水庫二級保護區內蔬菜種植大棚、種植大蒜及蝦苗育種基地進行了清退拆除;對相家河水庫道路穿越公路橋面設置了橋梁導流管、雨水收集池、應急儲存池等,設置了雙向的監控攝像頭,并設置了波形護欄、警示標志、減速震蕩線、限速標志等安全防護設施。
3)植被綠化情況。近年來,各水源地不斷加大植被建設力度,在保護區內因地制宜種植樹木、草皮等,以涵養水源,保護水質。目前,保護區內植被覆蓋率均達到了80%以上。
1)監控能力建設情況。各水源地均在取入水口、上壩路口、壩區沿線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對取入水工程、水面、庫區實行24h看護和監控。同時,均建立了巡查制度,對保護區實行逐日巡查,做好巡查記錄。
2)特定指標監測情況。各水源地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各水源地均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特定項目的排查性監測,并針對4個水源地均為引水型平原水庫的特性,對葉綠素a和藻類等營養狀況進行監測,以評價富營養化情況。
3)應急監測情況。各水源地全部安裝了水質水量在線監測設備,重點監測化學需氧量、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等因子數值,并納入“山東省水資源綜合信息服務系統”監控平臺,監測信息專人負責,動態監管,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1)管理組織成立情況。市、縣兩級政府及水源地管理單位均成立了水源地保護領導機構,明確了責任分工,層層壓實責任。各級水利、環保、住建、城管及公用事業等有關部門各負其責,聯動執法檢查,實行資源共享和重大事件會商,并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落實了工作經費,分年度制定管理和技術人員培訓計劃,按時組織人員培訓,管理能力穩步提升,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2)法規及預案體系建設情況。2010年,經市政府同意印發了《德州市飲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規章辦法,各縣(市、區)也因地制宜的制定了相關規定辦法。各水庫水源地管理單位也結合自身實際,逐年修訂完善了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逐步提高了應對水源地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同時,針對洪水和干旱等特殊狀況,制定了供水安全保障應急預案,并制定各預案應急演練計劃,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1)長效穩定投入保障尚不健全。市、縣政府及各部門對水源地保護工作非常重視,對存在問題也能安排資金進行整改,但因水源地涉及投入大,需要長期投入,長效的資金保障機制不健全,導致資金落實困難。
2)實時水質監測能力不足。4個水源地雖然建立了水質在線監測設備,但監測項目有限,針對易超標項目等特征因子,僅能通過人工取樣監測,監測頻率不能滿足動態管理要求。
3)因地質原因易導致個別項目超限值。慶云水庫庫區水位嚴重降低時,易受當地地下水埋深淺、地下水苦咸等原因影響而導致庫區水質氯離子超標。
針對4個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的問題,建議采取以下保障措施,進一步加強水源地保護工作。一是建立穩定的投資機制。健全水源地管理機制,建立穩定的水源地保護資金投入機制,適當探索市場融資方式,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拓寬投資渠道。二是強化水質在線監測能力。因地制宜增加在線水質監測項目,完善水源地監測網絡,提升應急監測預警能力。三是加強水源調度。針對慶云水庫易受地質影響因素,強化水源調度方案,及時補充庫區水源,確保庫區水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