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亮
(太湖縣人民醫院,安徽安慶 246400)
菌血癥主要指血液中出現微生物。一般細菌經侵入人體后,隨血液擴散,后果較為嚴重,其往往發生在炎癥的早期階段,一旦發生菌血癥后,患者往往會出現多器官轉移性感染,表現出各種機型感染癥狀,如頭暈、惡心、心率加快等[1]。若毒性細菌侵入人體未被及時發現,細菌大量繁殖后,則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敗血癥,而敗血癥作為一種有大量引起的中毒癥狀,致死率較高,有統計顯示此病的致死率高達60%以上,屬于難治型危重疾病[2]。目前菌血癥與敗血癥的治療原則以越早越好,相關檢查手段的準確性,檢查時間尤為重要[3]。
全自動血液培養系統Bact/Alert 3D 主要通過發光二極管觀察微生物在生長是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反射光的多少確定二氧化碳含量,以此前二氧化碳含量對比,獲知培養基中是否存有微生物。全自動血液培養系統Bact/Alert 3D 共有4 個抽屜,每一抽屜共可裝載60 個培養瓶,一般分為A、B、C、D 四個抽屜。系統按鈕主要有確定按鈕、取消按鈕、返回按鈕、下一屏幕按鈕、滾動條按鈕、滑動條按鈕,其中滾動按鈕主要用于數字輸入和符號選擇,滑動按鈕為開啟/關閉某一項功能。
BacT/ ALERT 3D 系統主要從主屏幕進行培養監控,黃色屏幕顯示時,即系統檢測到陽性瓶,紅色屏幕顯示時,表明儀器發生故障,發生故障時觸碰任意鍵可返回故障前屏幕色,但故障被排除前,故障碼會一直顯示在屏幕中,故障代碼顯示于Instrument 圖標上,圖標位置即為故障發生處,一般故障代碼顯示于屏幕頂端,支架故障代碼則顯示于支架左端。在儀器顯示屏圖標上方有卸載按鈕及表格,其對應情況為:①對應當前加載至系統內的各類型及狀態的標本瓶總數,其中BC 對應血液活著無菌液培養物,MB 表示分支桿菌;②對應為有陽性測試狀態且已識別出的標本瓶數量;③對應為含匿名陽性測試狀態標本瓶總數;④為陽性測試狀態匿名標本瓶總數;⑤為陰性測試狀態或陰性的匿名標本瓶總數;⑥對應為保留為將來使用。單元的狀態屏幕顯示中,每一單元號碼在圓圈內部的上方,未撞在培養瓶的單位為空心圓,有的則為實心圓,實心圓內眼色表明培養瓶狀態,黑色為至今為陰性,慮色為陰性,黃色則表示陽性,實心圓內符號也表示培養瓶狀態,一般“*”表示目前未知陰性,“-”表示為陰性,“+”表示為陽性,“~+”表示為臨界狀態。
資料錄入一般條形碼掃描器輸入數據與手工輸入數據兩種方法,一般是條形碼掃描輸入數據不成時,采用鍵盤輸入的方法。
日常軟件維護無需每日進行,每隔一段時間維護一次即可。重新啟動孵育箱活著組合箱抽屜,操作為觸摸“Instrunment”圖標,按“孵育箱選擇”按鈕,再按“重新啟動孵育箱”按鈕。啟用/禁用模塊、抽屜、架子及單元操作為,進入設置輸入密碼,使用“Enable/disable module,drawer,rack orcell”按鈕,“Enable/disable module,drawer,rack orcell”屏幕出現后,掩蓋、禁用設置屏幕,使用滑動及滾動按鈕禁用/啟動孵育箱或組合抽屜,禁用孵育箱使用滾動按鈕選中所需禁用或啟動的孵育箱,其下“Enable/disable”滑動開關“1”為啟用,“0”為禁用,禁用抽屜,用“Incubation Module”滾動按鈕選擇裝孵育箱或組合箱,用“Drawer”滾動按鈕選擇抽屜,“Ensble/Disble”選擇“1”或“0”,對應啟用或禁用。禁用或啟用架子,依次使用“Incubation Module”、“Drawer”、“Rack”、“Ensble/Disble”選擇有架子的孵育箱或組合箱、抽屜、所需架子、禁用或啟用。單元的禁用/啟動也使用滾動條及其對應按鈕完成即可。
日常溫度檢查操縱:輸入密碼,按“Calibrate Module Tempreature”按鈕,使用“Incubation Module”按鈕選擇孵育箱或組合箱,用“Actual Temp”旁圖像指示觀察溫度是否穩定,穩定可讀取溫度,讀取溫度后需立即關閉抽屜。檢驗孵育箱溫度,“Actual temp”參考攝氏溫度,“Check”開始校準,“Previous screen”鈕返回設置屏幕,待溫度穩定進行再次檢測,保證校準成功。
常見代碼#1、#2、#3、#4 等,#1 為孵育箱的電源錯誤,需檢查電路恢復通電,#2 為孵育箱傳送失敗,可能因素為控制模板硬件問題、控制模板與組合箱的接觸不良等,需更換硬件或重新恢復端口連接,#3 孵育箱為溫度過高,原因可能為傳感器錯誤、加熱固狀繼電器的硬件錯誤等,需等待溫度達到平衡后進行排查檢修,#4 孵育箱溫度過低,原因可能為有一個或幾個抽屜未關閉、溫度傳感器錯誤等,需關閉所有抽屜,待溫度平衡1 h,進行排查維修。其他“#5~#13”代碼多為硬件設施故障,屬于連接不良、硬件損壞等,需根據不同代碼進行對應排查維修。
儀器狀態代碼主要有#710、#800、#810,其中#710 為電源打開初時化時孵育箱無效,其由于“Power up”屏幕存在時不可能執行任何任務。一般無需處理,待孵育箱準備好之后即會自行消失,#800 為打印錯誤,原因一般為控制模塊或組合箱不能傳送信息給打印機,解決辦法為檢查模塊與組合箱連接是否正確,打印機是否有紙或紙是否卡住,#810 為備份失敗,原因為控制箱或者組合箱數據無法寫入ZIP 盤中,一般為盤損壞導致,可采取手工備份,或更換新的ZIP 盤。
其他操作錯誤代碼如#901、#902、#911 等,多屬于操作失誤導致,需規范相應操作方法,避免操作錯誤發生,若故障出現則需根據代碼對應問題進行檢修[5-6]。
敗血癥與菌血癥是臨床較難治療的兩種細菌侵入性疾病,與一般感染不同,其感染對象為血液,而細菌侵入血液后獲得大量繁殖的養分,可迅速繁殖,并隨血液循環在侵襲患者全身,臨床危害極大,尤其以敗血癥,毒性細胞侵入人體后大量繁殖,直接導致人體中毒,致死率較高。隨近年來醫學技術發展,診治手段增多同時,如器官移植、廣譜抗菌藥物等的廣泛使用,也為敗血癥的發生提供了條件[6]。而目前臨床治療敗血癥時間越早效果好,如果早期診斷工作延誤則可能導致患者錯過最佳時機,導致病情加重乃至死亡[7]。傳統手工培養檢查臨床應用效果不佳,其檢查速度較慢,且操作復雜,手工培養檢查方法已逐漸被全自動血培養儀取代,而隨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全自動血液培養系統Bact/Alert 3D 成為目前較常用的菌血癥及敗血癥的檢查手段[8]。
臨床部分研究中,全自動血液培養系統Bact/Alert 3D 對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及其他腸桿菌科檢出速度較快,而此三類病菌為敗血癥常見致病菌,表明在敗血癥的檢查中,采用全自動血液培養系統Bact/Alert 3D 可較快查出,而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操作方法、維護方法對全自動血液培養系統Bact/Alert 3D 培養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影響較大,需要規范相應操作,以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一般出現檢測結假陽性率、假陰性率過高時,即需要進行檢修,檢修需按照系統顯示代碼進行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