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江水,雷新凱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840)
漳州核電項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列嶼鎮刺仔尾,項目規劃建設6 臺百萬千萬級核電機組。漳州核電項目技術路線自2015 年11 月定為“華龍一號”,項目建設采用總承包模式,由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明確以“華龍一號”融合首堆示范項目建設,參考電站為福清5、6 號機組。根據外界條件和項目發展情況,按集團公司2017 年6 月9 日“華龍后續項目工作研究專題會”會議精神,漳州核電一期項目以2017 年度獲得核準、2018 年6 月30 日實現1 號機組FCD 為目標開展各項工作。
漳州核電“華龍一號”機組反應堆功率由3050 MWt 提升至3180 MWt、額定電功率由1160 MWe 提升至不小于1205 MWe(最終為1212 MWe)。功率提升將對堆芯熱功率等總體設計參數產生變化,大部分設備將有或多或少的設計變更。功率提升后的設備技術規格書無法在短時間內發布,如按原有技術規格書招標采購,將在進度和投資上產生很大的合同執行風險。近年來,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備受關注,其中包括該技術的融合進展。按照國家有關部委的安排,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從2013 年開始,通過3 年多的艱苦談判,2017 年6 月取得華龍技術融合的成果,華龍一號技術融合方案7 月26 日獲得國家能源局正式批準。華龍項目設備采購技術要求(除安全系統外)得以最終統一,采用統一的主參數、主系統、技術標準和主要設備技術要求,但安全系統配置采用2 種“選項”,而且2 種“選項”的安全序列相關設備存在較大差別。
機組功率提升和技術融合無法在短期內取得成果,帶來了設備技術規格的不確定性,且漳州項目核電長周期關鍵設備需要提前安排采購,恰好要在技術融合談判期間進行,而給設備采購工作增添了較大難度和不確定性。
(1)進度挑戰,采購輸入不足。漳州項目工期要求按不超過60 個月來控制,項目建設必須堅持項目核準和FCD(First Concrete Date,首次混凝土澆筑日期)的原有目標不動搖。受華龍融合和功率提升影響,設備采購技術文件需澄清或升版,一段時間內用于招標采購的設備技術規格書無法按計劃需求固化或出版,有的滯后,有的即使因招標需要勉強出版了也存在重大變更的可能性,如用于采購的,則存在極大的技術和商務風險。技術規格書是設備采購工作的輸入源頭,規格書的缺失或未固化,原則上就不具備設備采購的前提條件。繼續等待技術規格書發布并固化后再按部就班啟動采購工作,在流程上是正確的,但很多長周期設備的工期勢必無法滿足項目建設需要,從而導致整個工程進度受到牽制。因此,既要盡可能地推動長周期主設備的采購進度,又要兼顧功率提升與技術融合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和影響。
(2)投資挑戰,尋求經濟效益。隨著核電的大力發展,除了安全性之外,經濟性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未來核電可能全面參與調峰和競價上網,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證核電的經濟效益,是所有核電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在核電建設投資中,設備采購的費用約占總投資的一半,所以在保證質量與進度的前提下,降低設備費用的投資將是保證核電經濟性的重要條件。
(3)“2+X”模式,把握采購時機。大部分制造廠在2008 年底國家4 萬億投資的刺激下,紛紛投資新建廠房和設備,2011 年產能逐步釋放且大幅增加。但國家在福島核事故后放慢核電機組的審批,特別是近2 年未有新的機組核準,大部分核電設備的制造廠產能空置。此外,在2014 年的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的國家政策扶植下,從2017 年下半年開始,鋼鐵等原材料的價格止跌企穩,鋼鐵等原材料價格開始復蘇。漳州核電項目采用融合后“華龍一號”技術路線,以福清5,6 號機組為參考電站。根據項目FCD 前綜合進度計劃需采購時機與核電裝備市場“低谷”期相重合的實際,為按期完成項目進度要求,并尋求市場激烈競爭產生的“紅利”,克服因“華龍”融合和功率提升后設備設計不能短時間完成,不能用融合后的設備技術規格書采購長周期重大設備的困難,把握“最優化的時間窗口”,避免核電市場復蘇必將帶來的采購價格上升,而不立即采購,也將產生項目進度控制風險。漳州核電項目創新性采用集約化采購“2+X”模式,以“2+X”的采購方案,較好地解決了不能用融合后的技術規格書招標采購長周期主設備,同時有效控制融合和功率提升帶來的技術差異與商務風險的困難。
(1)集約化采購模式。集約化管理是指集合人力、財力、物力等生產要素進行統一配置,以節儉、高效為價值取向,從而達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進而使企業集中核心力量,獲得可持續競爭的優勢。
集中采購是集約化發展的具體表現之一。通過集中采購,將多個項目或一個項目的多個機組的采購規模加以整合,形成一個合力,共同應對市場,充分利用“大市場”資源吸引更多的供應商參與所采購物資的競價。因采購規模增大,供應商充分的競爭將增加采購方的話語權,有利于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降低設備的采購成本。
(2)“2+X”采購模式。按照慣例,國家審批核電項目一般是以2 臺機組為單位進行審批,因此核電項目的設備采購招標范圍一般都按2 臺機組來實施。“2+X”招標方案區別于常規的招標方案,就是因為它多了個“X”,“2+X”中的“2”就代表正在采購過程中的2 臺機組設備,也就是招標活動的標的物,“2”往往是已有立項或預算的設備;而“X”是指不確定機組,即X 項目的第N 號機組,它可以代表后續可以預見的任一技術指標相同核電機組的設備,后續“X”機組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原則上可以不用再次重復招標,直接沿用本次招標的結果即可。
近2 年來針對漳州項目一期工程處于華龍技術融合和功率提升的特殊歷史時期,為探尋采購工作的突破口,打開設備采購工作瓶頸,創新性采用“2+X”采購模式。利用該模式采購的設備主要分2 種類型:一是現有用于采購的設備技術規格書因技術融合后可能發生變化,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二是現有的設備技術規格書基本不受技術融合的影響,變化不大。采購設備劃分為2 種不同的類型,運用不同的采購策略,漳州項目設備采購取得顯著的成果。
(1)“2+X”采購模式應用在帶有“不確定性”技術規格書的設備。此前華龍技術融合進展緩慢,一部分用現有技術規格書招標的設備存在變化的風險,為保證設備的采購進度,匹配漳州項目核電工程建設進度,采用“2+X”采購模式。“2”采用現有未經融合的技術規格書的方案(相同或類似于福清5/6 項目的技術方案),“X”是采用技術融合和功率提升后的預估方案,要求各投標人對“2”與“X”這兩套技術方案分別提供報價。在設備供貨合同中,以現有未經融合規格書方案的價格作為合同價,同時在合同中設置控制節點,在合同執行到技術方案不可逆轉的節點前,確定最終的技術方案,如最終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規格書的方案不同,則對比“X”機組方案予以補差價。
(2)“2+X”采購模式應用在已固化技術規格書的設備。針對一部分設備技術規格書受技術融合影響不大,設備規格書已固化,為充分利用漳州項目規劃建設6 臺機組規模優勢,也可采用“2+X”模式,即2 為漳州1,2 號機組,X 為漳州后續項目,或機組機型為華龍一號或技術要求不變的其他項目。在招標文件中增加“2+X”模式條款:“在報價有效期截止之前,如X機組機型為“華龍一號”或技術要求不變,則投標人需承諾在本次報價基礎上給予一定比例的優惠。同時,漳州1,2 號機組與后續X 項目應享受同樣的優惠比例。”該采購模式根據近2年大部分制造廠產能空置和原材料價格處于低位的市場機遇,利用FCD 前綜合進度計劃需采購時機與核電裝備市場“低谷”期相重合的特殊歷史機遇,集中采購資源以提高市場競爭性和降低設備采購成本。
(3)“2+X”采購模式應用的優點與成果。漳州項目機組設備采購從2016 年4 月開始采用“2+X”模式,經過實踐表明,其優點是:①控制采購商務風險,保證設備采購進度。部分設備利用參考電站現有技術規格書進行招標,因提前用X 項目考慮技術融合因素,固化了融合和功率提升差異帶來設備供貨合同總價的變化(上限),控制設備合同的商務風險。②規模效益明顯,有利于降低設備采購成本。多機組或多項目設備在同一個廠家制造,原材料采購規模化,制造工藝和工人技能日趨成熟,從管理成本下降等來促成設備制造成本的降低。
(1)解決了應及時啟動設備采購招標問題。為滿足長周期設備和有提資需求設備的采購進度,避免設備技術規格書“不確定性”影響設備招標,即沒有明確設計輸入不能用于招標采購,需運用創新思維突破設備技術規格書“不確定性”的瓶頸,采用“2+X”模式拓展設備采購工作思路,及時啟動長周期設備的招投標工作,保障漳州項目核電工程建設的進度。
(2)利用核電市場戰略機遇期和“空白期”,經充分競爭,可以較低價格采購滿足要求的設備。截止2018 年3 月底,漳州項目1、2 號機組已簽的(或已定標)57 項設備與參考電站福清5,6 號機組相比,節省7.69 億元人民幣,節省比例為11.61%;同時,后續項目3、4 號機組在5 年的報價有效期內,比1、2 號機組節約投資比例為3%~5%,與可以預見的未來幾年人工成本將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核電核準機組增多帶來制造廠降價意愿減少等相比較,后續項目3,4 號機組具有更顯著的經濟效益。
(3)漳州項目利用1、2 號機組采購機會為后續機組考慮,突顯戰略意義。通過招標文件條款的規定,在1、2 號機組的合同條款增加后續號機組約定,在技術要求不變的前提下,可以將供貨合同授予同一制造廠,避免重走一遍采購流程,既合法合規,又節約采購管理成本。同時,目前核電設備價格處于低位,在報價有效期內鎖定后續機組設備價格,有利于控制后續機組設備投資。
“2+X”集約化采購模式在融合和功率提升導致設備升級或改進情況下,在保安全、保質量、保服務同時,通過優化事前管理,合理設置采購策劃和評分辦法,兼顧融合和功率提升,提高市場競爭性,大幅節省設備投資(已簽合同設備價格比參考電站降低10%以上),體現出顯著的經濟效益。“2+X”集約化采購模式的應用有效推動漳州核電項目的設備采購進度,既為“華龍一號”機型小批量采購提供了可行性,又控制了華龍一號技術融合等的風險,避免了技術方案變化帶來的大量合同變更的商務風險,具有經濟、進度、風險控制等各方面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