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健,宋 宇
(1.威海市水務局,山東 威海 264200;2.威海市環翠區水利局,山東 威海 264200)
“十一五”初期,威海市農村自來水就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自來水,2 587個村莊中,1 076個村實行規模化供水,1 511個村實行單村供水。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2014年10月威海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威海市農村規模化供水工作實施方案》,決定從2015年開始,利用5年時間實施農村規模化供水工作,重點實施城區管網延伸、新建及改擴建規模化供水、單村供水改造等4大類工程。截至目前,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已連續實施4年,取得了顯著成效。
農村規模化供水工作實施以來,威海市先后6次作出專題批示、開展20余次專題調研,市政府每年將農村飲水安全列入民生實事,納入政府目標績效考核,并采取市政府專項督查、扶貧暗訪抽查、簽訂責任書等舉措,逐級壓實主體責任。市水務、財政等部門不斷加強業務指導、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各區市建立健全機制、納入考核體系,形成了工作推進合力。
按照《威海市農村規模化供水工作實施方案》的安排部署,2015—2018年,全市計劃新增受益村莊1 337個,其中規模化供水村莊751個,單村供水村莊586個。對具備條件的村莊優先實施規模化供水,不具備條件的村莊進行單村供水工程改造升級。四年來,全市實際新增受益村莊1 540個,其中新建水廠7處、改擴建水廠6處,新增規模化受益村莊551個;改造單村供水村莊989個。
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在市級財政每年列支2 000萬元獎補資金的基礎上,威海市積極爭取國家、省扶持政策,先后爭取國家飲水安全、省貧困村飲水安全、省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省單村消毒設施配套等專項補助資金5批次、6 978萬元。同時,部分區市也加大資金籌集力度,榮成市每年列支1 5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文登區通過銀行貸款融資3 000萬元,經濟技術開發區每年列支約1 2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
一是供水受益范圍逐年提高。截至目前,全市規模化供水覆蓋村莊達1 076個,較2014年底提高22個百分點,部分村莊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是工程質量標準大幅提高。集中供水水廠均按規定配備了水質化驗室;規模化供水村莊均實現了村內管網與主管網有效對接;改造后的單村供水工程,水表井、管理房、水處理設備等供水設施規范有序,管網老化失修、跑冒滴漏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三是供水保證率和水質合格率逐年提高。通過抗旱應急工程實施,基本解決了全市農村停水、定時供水等問題,已對全市1 250個村莊安裝了消毒凈化等水處理設施,農村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
一是工程建設模式不平衡。盡管在受益村莊總量上超額完成了目標任務(單村供水工程改造數量超額完成),但規模化供水任務未能足額完成。二是整體成效不平衡。通過2016、2017年政府目標績效考核情況看,榮成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市重視程度高,投入力度大,運行管理較為規范;文登區、高區農村規模化供水推進較快,其他區市進展則相對滯后。三是縣級投入不平衡。按照縣級投入為主、市級獎補為輔的資金投入機制,全市累計投入資金4.1億元,其中市級以上資金達到1.9億元,占總投資的46%,縣級以下財政投入嚴重不足。
全市規模化供水覆蓋村莊1 032個,工程利用率僅為51%。其主要原因:一是水費優惠政策未落實。根據省、市相關規定,接入城區供水管網村莊不收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截至目前,市水務集團及各區市城區供水企業均未落實減免政策,群眾對此反映強烈,直接影響下一步規模化供水推廣普及。二是多數村委換屆競選承諾不收水費,導致村民不愿花錢吃大管網水。三是擬接入規模化供水管網村莊,約有30%村內管網設施老化,承壓能力較低,管網對接后跑冒滴漏嚴重,供水企業不愿供水。
一是受早期投資標準及施工條件等影響,全市多數村內管網承壓小、強度低,運行年限長,部分管網老化失修情況嚴重;加上近年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持續推進,增加了村內管網改造成本。二是按照《威海市農村規模化供水工作實施方案》的規定,村內管網改造由各區市負擔,暫不享受市級獎補。
全市按方收取水費的村莊1 288個,超定額收費村莊228個,不收取水費村莊1 069個,收水費村莊不足半數;即使收費水價也相對偏低,勉強支付電費,維修、折舊、人工等費用根本無法計提。加之未按照《山東省農村公共供水工程維修資金籌集和使用管理暫行辦法》(魯財農〔2014〕26號)要求列支工程維護資金,工程維修欠賬更是嚴重。
一是“政策松綁”。調整市級獎補政策,在對新建及改擴建水廠、新增規模化供水受益村及單村供水工程消毒設施配套進行獎補的基礎上,將村內管網改造及水源建設納入市級獎補補助范圍,由各區市統籌使用市級獎補資金,具體辦法及相關事宜由市水務局、財政局另行研究制定。二是“標本兼治”。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2019—2020年),繼續開展單村供水工程消毒設施配套,實現單村供水工程消毒設施全覆蓋,確保入戶水全部經過消毒處理,解決現階段微生物超標問題;同時全力推動農村供水工程整體改造,重點實施水源、管網、水表井改造,指導群眾科學規劃戶內管路布局,實現水源到水龍頭全程保障,同步解決農村飲水問題。
建議市政府責成城市供水企業嚴格執行《山東省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和《威海市農村規模化供水工作實施方案》(威政辦字〔2014〕60號)規定的農村水費減免政策,對接入城區供水管網的村莊,減免污水處理費和水資源費,增強農村群眾對規模化供水的接受程度。
一是加大縣級財政投入,各區市政府(管委)將農村規模化供水、單村供水工程改造等工作列入縣級財政預算,補齊資金缺口,保障工程順利實施,推動水質檢測能力不斷提升。二是設立農村飲水安全維修養護補助資金,按照《山東省農村公共供水工程維修資金籌集和使用管理暫行辦法》(魯財農〔2014〕26號)規定,由市、縣兩級按比例籌措,干旱年份對抗旱應急工程給予補助,正常年份用于水費補貼或工程維護,具體辦法由市水務局、財政局另行研究制定。三是針對50%村莊不收水費問題,建議各區市政府(管委)牽頭研究對策,通過考核、通報及與相關政策掛鉤等措施,禁止將不收水費作為村干部競選條件,逐步解決吃水不交費陋習,促進節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