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雙
1943年夏天,在山東莒南縣抗日根據地,山東軍區主持召開了一場英模大會,主要講述一支名為“魯南鐵道隊”的游擊隊的先進事跡。這支游擊隊由八路軍115師蘇魯支隊發起,1940年1月成立于棗莊。起初,它有隊員300余人,以微山湖為依托,在鐵道線上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逐漸取得輝煌戰果。
年僅25歲的劉知俠參加了這場英模大會,他當時的身份是《山東文化》編輯部工作人員。劉知俠雖然年輕,但打小就經歷坎坷,有一腔愛國熱忱,一聽英雄們的發言,更是心潮澎湃。他全神貫注地聽著,生怕有什么疏漏,錯過精彩情節。直到會開完了,還意猶未盡。不久又先后兩次前往鐵道游擊隊生活和戰斗的地方,進行深入采訪和生活體驗。那些日子,他與那些英勇善戰、豪爽俠義的隊員們同吃同住同戰斗,收集了大量扒火車、打洋行、殺鬼子、炸橋梁的傳奇故事,為以后的相關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年輕的他并未急著動筆,用他自己的話說,在當時抗日的大形勢下,他不可能為自己放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1952年,為完成9年前的夙愿,他請了一年長假,重走魯南,奮筆疾書,總算把以“魯南游擊隊”為原型的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寫了出來。此書甫一問世,陸續印刷60余次、發行400多萬冊。接著,他又親任編劇,拍成了同名電影。鐵道游擊隊隊員的鮮活形象由此出現在了熒屏上,并以一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感染了無數觀眾。
(責任編輯: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