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莉
【關鍵詞】心理護理;老年支氣管哮喘;護理內容
無論是何種疾病,患病人群普遍會因為疾病的影響,造成其心理壓力過大,不但不能配合治療,也會造成護理環節的脫檔。尤其是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其不僅需要展開有效的治療,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可以顯著提升整體護理效果,從而大大降低不良情緒的發生幾率,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為此本文將研究時間設置在2018年11月~2019年5月,選擇我院的97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分析,探究心理護理干預用于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護理價值。詳情如下所示:
1.1基線資料研究時間設置在2018年11月~2019年5月,選擇我院的97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分析,隨后應用隨機抽樣方法實施分組,即心理組和對比組,心理組49例,男性20例,女性29例,年齡區間在65歲~74歲,中間值(62.5±2.5)歲。對比組中有48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齡段處于68歲~87歲,年齡均數(68.2±5.5)歲。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0.05,不存在臨床可比較意義。
1.2方法對比組中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心理組中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十心理護理干預,詳細內容分析如下:
第一,行為護理干預,即當患者支氣管哮喘發作過程中,相關護理工作人員需幫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常用的為半臥位,給予患者應用鼻塞或面罩進行氧氣的吸入,并且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實施氧流量的調節,還可以指導患者深呼吸,以減少哮喘的發作次數。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該根據醫囑采用平喘藥物實施治療,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一旦發生不良情況,即刻告知醫生。一定要準確協助患者采取。
第二,心理護理干預,由于支氣管哮喘疾病的發作會抑制呼吸,患者因為喘憋感覺到恐懼和瀕臨死亡的感覺,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采取鼓勵性、安慰性的語言,幫助患者疏導其不良心理,同時利用適宜的肢體語言緩解焦慮,如對患者的后背進行按摩,握住患者的雙手,鼓勵患者全身放松。
第三,認知干護理預,對于老年人而言,其隨著年齡的增大,疾病的認知也存在差距,因而在支氣管哮喘緩解期,需要護理人員以溫和、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給患者聽,并與患者以及其親屬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以提升患者極其家屬的疾病認知。與此同時,需要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能夠起到提升患者預后效果的目的。
1.3統計學處理將此次搜集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29.0軟件展開分析,相關計量資料應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而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檢驗進行細間比較。以P<0.05代表數據間有臨床比較陡。
2.1護理滿意度比較心理組中患者滿意+非常滿意為46例,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3.87%,對比組中患者滿意+非常滿意為32例,臨床護理滿意度為66.67%,對比組的數據明顯低于心理組數據,P<0.05,有臨床可比較意義。
2.2 SAS、SDS評分數據對比心理組與對比患者的SAS、SDS評分護理前數據相差無幾,且P>0.05,沒有比較意義。實施護理干預后,心理組中患者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比組,呈現臨床不均衡性,P<0.05。

臨床上支氣管哮喘是慢性呼吸道炎癥中的一種,長時間的病情發展會給患者的肺部造成傷害,影響患者身體的恢復。然而由于支氣管哮喘難以治愈,不但需要積極治療,也還需要展開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哮喘的發作次數,改善肺功能,同時此疾病久治不愈的特點會使得患者出現焦慮與抑郁的情況,除常規護理外,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之后,對一切可能誘發支氣管哮喘的不良因素進行有效控制,以提升護理滿意度,促進良好護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