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瑩瑩
(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重慶 041013)
BIM 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他是將工程模型,通過幾何參數、地理坐標、相關材料性質等多個方面的量給予數字化的一種技術。也正是有這一特點,BIM 技術可以有效的再工程建設,尤其是橋梁建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特別地,其可以有效的收集項目信息,并對其進行設計計算,從而進一步改善項目和平臺建設。實際工作中,工程圖紙是一項非常復雜且龐大的信息源,利用BIM 可以有效的實現化繁為簡,提升圖紙質量。利用其可視化模塊,還可以將平面圖紙變得立體起來,實現3D 可視化。因此,可視化,可優化計算,可協調性成為其重要優勢。本文基于BIM 技術的傳統優勢特點,結合筆者長期工程實踐經驗,對這BIM 技術在當代橋梁設計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BIM 技術基于計算機軟硬件,可以實現當代橋梁的智能、智慧化設計,其優勢有很多層面,第一層面,利用此技術,可以極大的提升橋梁設計建設的工作進程及工程效率,這在一些時間要求緊,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高的工程中體現更為明顯。其可以提供便捷化的優化設計功能,對結構,受力及相關參數進行協調優化,最大程度的降低返工可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時間成本。第二層面,相比之前傳統的工程圖紙分析,BIM 通過其內置的可視化模塊,可以將計算得出的一些列參數進行可視化處理,從而更為直觀的展現。對于設計單位來說,對這些參數進行可視化展現,有利于這些數據的全面、準確分析。而對于業主來說,可以直觀的看到設計出來的工程模型,比之前紛繁復雜的平面圖紙,更容易讓業主接受。第三層面,BIM 的應用不光體現在前期設計當中,對于一個優秀的工程案例,還體現在其后期維修及設備維護等各個方面,利用BIM 技術的強大計算能力,可以更為全面的考量工程日后維修相關工作重點,有益于后期工程檢驗等方面。
橋梁工程建設涉及的內容和部門較多,為了讓工程建設順利開展,需要各部門、單位之間的有效配合,增強圖紙和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對橋梁設計前期工作而言,其設計是主題,傳統的設計工作,需要瀏覽和統籌大量的設計圖紙,且需要利用這些圖紙來進一步明確工程設計方向和具體規范,但是這些設計圖紙在傳閱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部門之間的溝通受阻,這不僅影響工程質量的提升,對于項目的順利展開也有不利影響。因此,利用BIM 技術的可視化單元,不僅僅可以將原本平面的圖紙立體起來,還可以將時間軸加入其中,從而讓圖紙“動起來”,這種動態展現的圖紙,真正實現了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有效傳閱,這種有效的溝通,可以翻過來進一步提升程序設計的合理性。
后期設計是審查和檢查預設計內容的重要部分。橋梁工程由于其項目本身的特殊性,其面臨很多工程不確定性,所以在項目后期設計中,需要整理項目存在的問題以便后期項目審查,但是在傳統的設計工作中,往往因為某些人為因素,會遺漏一部分內容,這會對項目設計造成隱患,利用BIM 可以及時、全面的整理出在建模和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和隱患進行上報,以便設計人員及時的處理、解決。
眾所周知,橋梁設計是交通系統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到底,橋梁是交通的一種呈現形式,然而,目前的很多橋梁設計者主要是針對橋梁本身進行設計計算,忽略了其設計與使用目的。也正是針對這一問題,一些學者基于BIM 技術,建設了一整套的橋梁設計平臺,包括全面構建橋梁信息模型,參數協調計算等等方面。這不僅使得工程設計變得更為便捷,也使得整個設計流程更為流暢,工程師只需要將工程測繪參數輸入到程序中,便可以得到完整動態的設計圖紙,這極大的減少了工程師的設計工作量。此外,對于橋梁的穩定性計算是設計工作的重要部分,設計的部件和方面有很多,往往需要多名工程師共同完成,這一平臺也考慮到這一方面,可以容納多名設計師共同在線設計。此外,這些基于BIM 的橋梁設計平臺,還包含了眾多的組成構件,包括常規構件和非常規構件(異性構件),相比傳統的工程圖紙繪制,這些模塊化的構建使得橋梁設計更為智能和方便,同時減少了設計中的錯誤,從而提升工程質量。
在橋梁工程中,立體模型的建立具有精度高、考慮較為全面這兩大優勢。工程依照鋼筋級永久結構進行模型建立,且在建模過程中,結合各階段要求,完善模型,從而確保模型完整性和正確性。立體模型的建立主要分為三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參數族庫的建立。參數庫是整個橋梁建設的起點,高質量的測繪參數對于后期設計尤為重要,通過包括MATLAB 在內的多種軟件,可以有效實現工程結構參數實行了分析和錄入;第二部分,整體模型建立?;诘谝徊糠值膮底鍘斓慕?,可以有效的完成工程模型。當然這里面結合了BIM 的眾多優化設計程序;第三部分,正確設置鋼筋模塊。鋼筋混泥土是橋梁設計的主體,也是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重要受力單元。需要結合機構特點(分上部和下部),從而正確設置相應的鋼結構,精確計算鋼筋數量。
在設計階段應用BIM 技術,能夠對設計圖紙進行前期檢查、校對和審核工作,從而更好的明確施工重點,實現工程量的準確統計。通過建立三維模型,可以在施工前糾正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施工質量。另外,該技術的應用有助于采購清單的羅列和對比,明確采購內容,并檢查相關量統計是否存在問題。同時,在設計環節,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工作的集合連接管理,有效調整了設計檢測中存在的問題,為工程的有序開展提供幫助。
前面提到,BIM 技術可以實現工程圖紙的3D 展現,而在工程實際中所提到的4D 技術,實際是指設計與施工的有效協調,即工程施工環節如何對接設計要求。利用BIM 的橋梁設計平臺,有效的對實行施工進度進行模擬分析,這樣一方面能夠及時調整施工計劃,另一方面也便于工作人員掌握施工預算等信息。此外,還可以依據施工條件和地理地形位置等信息調整設計方案,從而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有效的報站施工安全與工程質量。
BIM 當中設計了很多數據接口,依據結構文件的規定,可以實現對當代橋梁工程的安全及遠程監測,尤其是在監測異常的情況下,可以在第一時間將異常情況報至相關維護人員,提升橋梁后期運維的質量。同時,由于橋梁實現了從前期設計到后期運維的全流程,所以,進一步在此平臺中加入全生命周期的評價是未來BIM 技術在當代橋梁設計中的機遇和挑戰。
綜上所述,BIM 技術的在當代橋梁設計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工程質量和多方溝通效果,還有效的實現了從橋梁設計到后期運維的全流程4D 操控,可以說,BIM 技術對于當代橋梁的設計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未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該技術的功效也將被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