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昱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1442)
所謂“綠色生態理念”,通俗點來說就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綠色生態理念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則是指社會、經濟以及自然共同發展,以建立和諧為核心的城鄉環境,為城鄉居民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然而我國在城市化進程中,飽受現代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的影響。基于科技的發展,更多的人意識到依靠犧牲環境,獲取物質經濟的增長,顯然是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因此,有必要倡導經濟的轉型發展,倡導可持續發展、低碳節能等理念,重新規劃設計城鄉,最終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夯實基礎。
一直以來,我國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側重經濟結構的優化,在此過程中,尚未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造成城鄉規劃設計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例如環境污染、資源減少等,這對城鄉協調發展極為不利。接下來,筆者就個人工作經驗,在查閱大量與之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就我國城鄉規劃設計現狀,結合個人語言,簡要介紹環境污染、資源減少等方面的內容。
我國在城市化進程中,過于側重速度,忽視了建設質量,同時暴露出其他與之相關的問題,例如城市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等問題,尤其是城市建設發展缺乏合理規劃,造成城市建設中,時常出現爛尾樓,或者重復拆建,這種行為,嚴重浪費了資源,給原本資源就緊缺的中國帶來了更大的資源壓力。同時,部分城市長期面臨沙塵暴等惡劣天氣,酸雨也是頻繁出現,直接影響到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這與現階段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理念相悖。城市建設中,工業化進程加快,大部分工業廢水尚未處理,直接排放在河道當中,這一問題,不僅污染了水資源,還會對此處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預估的傷害[1]。除此之外,城市經濟水平的提高,私家車擁有量直線上升,由于現階段的私家車主要以燃油為主要燃料,大量私家車的出現,直接加大了石油資源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大了我國石油資源的壓力。同時,燃油燃燒會產生大量廢氣,在沒有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排放在大氣當中,加劇了城市環境的污染。對于農村而言,則是在技術、設備上的不足,造成一些生活垃圾常年堆積,無法及時得到有效處理,在長期沒處理的情況下,就有大量滲瀝液下滲土地中,從而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土地污染[2]。上述問題,主要是城鄉規劃建設發展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
城市無限制擴張發展,大量的土地資源用于房地產行業當中,造成農村耕地面積不斷縮減,同時在社會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私家車擁有量也隨之不斷增多,直接加劇了石油資源的消耗,造成原本石油資源比較緊缺的中國,更是面臨巨大的石油資源供應壓力。我國雖有著廣闊的土地資源,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土地擁有量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3]。現階段,我國石油資源的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本國生產的石油資源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除此之外,水資源的浪費也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結合我國水資源分部情況而言,我國水資源總體呈現東部水資源充足,西部水資源較為緊缺。東部地區雖有著較為充足的水資源,但是在城市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口數量劇增,造成用水量不斷增多,就目前狀況而言,顯然有供應不求的需求。城市在快速發展中,部分城市過度開發地下水資源,造成地面沉降,嚴重情況下,出現了海水倒灌現象[4]。除此之外,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由于工業廢水隨意排放等因素,造成現階段的水質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無法直接飲用,部分地區根本無法使用。
上文提及到綠色生態城鄉,主要是以和諧發展為主題的城鄉規劃建設。筆者認為,基于綠色生態理念下的城鄉規劃設計,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重要改變。
建設綠色生態城鄉,實現城鄉可持續發展,需立足于細節方面的問題。結合上述問題,可知,綠色生態城鄉建設,關鍵問題在于有效解決環境污染、資源缺乏等問題。因此,相關部門或者相關人員需要通過有效宣傳、教育等多種途徑,改變人們現有觀念,并逐步加大教育力度,讓廣大群眾在現實生活中,注重節約,并重視環境保護。針對工業化造成的環境問題,企業需加強生態化轉型,在廢水、廢氣排放時,需要事前通過有效處理,并保證達標之后,排放在外。基于國家層面而言,需要不斷完善規劃步驟,公開審批,加強監督。除此之外,城鄉規劃設計工作完成之后了,需要定期進行系統評估,及時監測當中潛在的環境問題,建設一個城鄉居民宜居的綠色生態環境。
城市的無限制擴張,直接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嚴重,這也是制約城鄉發展的關鍵因素。城市結構復雜,并且有著大量的人口,一旦沒有合理規劃內部空間結構,將會直接產生一系列連鎖問題,例如現階段最為常見的交通堵塞問題,這不僅影響城市形象,還會加劇城市污染問題[5]。因此,基于綠色生態理念下的城鄉規劃設計,需要將優化城市結構,保護鄉村環境放置在工作首位。例如:遼中縣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其主要有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資源充沛、環境孤立性等優勢,在規劃設計建設中,主要以發展環保產業為主,重點發展回收利用制造產業,具體涉及到固體廢舊產品、橡膠和塑料再生產品等。在化工產業上,主要以化工資源再生為原料為主,并重點發展紙業再生的再制造產業,與之相關物流產業及環保設備生產為主的裝備制造業。上述措施,致力于將遼中靜脈產業園區著力打造為產業集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以及環境優美的基地。
城鄉規劃建設中,與之相關法律尚未完善,雖有著部分地區在嘗試區域變化,但是苦于缺乏制度保證,造成其規劃設計建設速度十分緩慢。因此,我國基于綠色生態理念下實施城鄉規劃設計,需要不斷吸取以往的經驗,結合綠色生態建設的相關規定,建立并完善與之相關的法律。城鄉規劃設計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內容,例如土地、能源等。基于這一認識,我國需要結合具體內容,完善法律,逐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提高全國公眾的環保意識,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當中,由此保證城鄉規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城鄉規劃建設發展,不得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否則將不利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有必要基于綠色生態理念下,開展城鄉規劃建設,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