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義成
(長江國際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工程造價管理理論已經十分成熟,其中全過程管理是一個較為有效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其能夠幫助相關企業更為有效的進行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1]。但實際的工程造價管理中,全過程管理是一種“叫好不叫座”的管理,想要進行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管理也并不簡單。現階段,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共性問題,全過程造價管理也很容易成為一種形式大于內容的管理。因此,探尋出建筑施工企業更好進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有效策略十分必要。
工程造價中涉及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階段這五個階段的造價內容,這五個階段本身緊密相連,不同階段的造價管理也具有密切聯系[2]。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是指圍繞工程不同階段造價所進行的,高度覆蓋的造價管理方式,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一般需要確立出一個基本的管理體系,借助這一體系的運轉,驅動具體造價管理活動的開展。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本身會受多種因素影響,且想要將全過程管理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也并不簡單,對于工程造價管理主體而言,如何高效的進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也是值得思考的現實性問題。
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存在的首要問題是基礎性管理制度缺失,對于一些本身對工程造價管理認識不充分,重視程度不足的建筑企業而言,其往往缺乏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經驗。為了更好進行成本控制,其會“跟風”進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嘗試,但由于缺乏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經驗,其往往也不會進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制度建設。由于相應制度的缺失,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良好環境便無法形成,各個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活動在開展上也很難聯系在一起。從這一層面來看,在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制度較為缺失時,工程造價管理主體很容易陷入到較為被動的狀態之中,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體系更加無法較好構建出來,所謂的全過程管理也是一種形式大于內容的工程造價管理。
工程造價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且涉及到不同階段與不同層面的造價管理內容。部分企業已經進行了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嘗試,但全過程造價管理進程中缺乏一個具體側重。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缺乏重點的問題已經十分明顯,這也導致并不充裕的工程造價管理資源無法得到較好配置,工程造價管理對成本壓縮的積極影響也很難較好發揮出來。此外,很多建筑企業對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認識較為有限,特別是分包等現象頻繁出現時,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很難抓住具體的側重,建筑企業在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也很容易處于較為茫然的狀態中,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建筑企業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主導性地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拖慢工程造價管理效率。
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與制約,理論上來說,全過程管理視角下,其也需要一個保障性機制提供支撐。但很多建筑企業在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更多關注的是如何進行具體造價管理目標的達成,其對于造價管理措施的選用,以及不同造價管理措施選用間的聯系增強缺乏應有關注。不僅如此,與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直接相關的評價與監督性機制基本上處于缺位狀態之中,建筑企業大多在進行“流水賬”式的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這一情形下,建筑企業看似在較為積極的進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但建筑企業對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實際狀態,相關措施選用后的實際有效性等無法精準感知,一些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無法被及時發現,這也會嚴重影響到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轉。
建筑企業更好進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首先要在制度建設層面入手,通過科學的進行制度建設,營造出更為良好的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環境,為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好指導與規范。例如,中鐵六局較早便進行了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嘗試,核心領導層每年都會對既有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制度進行分析,并結合項目建設實際狀況,對基礎制度進行優化,基礎制度中對工程造價管理權責關系、一般內容等進行了較好優化后,其內部也形成了良好的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環境。其它建筑企業在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也要將制度建設作為前置性工作,通過對基礎性制度進行持續優化,更為有效的驅動各個階段工程造價管理活動的開展,將各個階段、各個層面工程造價管理活動有效連接在一起。
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不僅要凸顯出全過程與全方位的特點,更加要將工程造價管理中的主次體現出來。特別是在建筑企業本身在造價管理資源較為有限時,在工程造價管理中凸顯出主次也十分必要。例如,大連市某建筑企業將施工中的造價管理作為了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體系中的核心,其通過科學進行施工預算管理,嚴格進行施工預算控制的做法,大為提升了施工階段造價管理的規范化程度和實際有效性。得益于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上取得的突破,該民營建筑企業在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也掌握了很多的主動權。因此,將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作為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體系中的核心較為可行,其也可以幫助企業進一步明確工程造價管理方向與目標。
建筑企業在進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時需要構建出相應的評價與監督機制,并將相應評價與監督機制作為一種保障性機制,確保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可以在較為健康的狀態下運轉。具體來說,建筑企業核心管理層可以充當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評價與監督主體,并在較好細化、量化評價與監督標準后,定期對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體系運轉狀況,工程造價管理措施的選用狀況進行評價,根據相應評價結果在不同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活動開展中進行調整與優化。依托常態化的對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活動開展進行監督,建筑企業可以及時的發現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問題,并對相應問題進行解決,相關問題不斷解決的過程也是建筑企業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的一個過程。
全過程管理需要成為未來一段時間里工程造價管理上的主要模式,特別是在工程造價管理重要性不斷增加的情形下,全過程管理模式的構建以及框架下具體管理活動的開展都應當落實到實處。值得注意的是,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涉及到多個層面的管理事宜,相關主體也需要運用發展的眼光對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管理進行審視、分析與規劃,從而更為具有方向性與目的性的進行工程造價管理,將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的價值更好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