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焦萬麗,崔紅衛,宮本奎,高增麗
(山東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淄博 255000)
《粉末冶金基礎》是材料學專業、冶金學專業的主干專業課,在相關專業建設和學生專業素養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課程包括各種粉體的制備工藝、性能指標、表征方法、評價手段;基本的混料、壓制成型、燒結等基本的工藝環節,以及后續的加工處理的工藝方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在課程中應突出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藝。在完成本課程后,學生應熟知粉末冶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情況,具有合理選擇粉體原料、組織工藝、完成生產、進行評價的初步能力。但由于具有“概念眾多、內容復雜、專業理論性強”這一工科專業基礎課的通病,加之學生的專業自豪感淡薄、興趣不高,使得主講教師有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流于照本宣科的形式教學[1-2]。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教師可在以下方面進行探索。
教學大綱是一門課程的指導文件,包括課程的任務和目的,以及主要內容,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在課程建設和教師授課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表述往往缺乏具體內容、可執行度差,是一份“以不變應萬變”的典型文件。和授課環節脫節,實際上漸漸淡出了實際的授課環節。據此教學大綱可進行調整,應強調基本,放寬手段。授課具體內容的實施、重點難點的界定,應由授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把握。
具體到《粉末冶金基礎》這門課,內容包括緒論、粉體制備技術、性能與表征、壓制與成型、燒結、粉末冶金材料、安全與防護七部分內容。緒論部分占用學時最少,看似簡單,但對于教師的要求卻最高。教師應能在短時間內交代課程的性質、任務、內容、要求,使學生明白粉末冶金技術的特征、作用、地位等。盡量從生活出發,切入到技術本身的發展,評價國內外發展,增強專業自豪感。重點內容包括:粉體制備技術、性能與表征、燒結,這些內容涉及到的理論較多。做到重理論、輕設備,借助工藝進行聯系。其余部分內容以了解為主,可引入著名企業、新興技術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知識面。
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取得理想教學效果的有力保障,凡是能體現教學內容、有助于加深教學內容理解、強化學生感官印象的資源都屬于教學資源。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在教材的選擇上應注重工藝性和粉末冶金材料應用的表述;能涉及到重要原理、重要設備;能體現出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此外,各種和粉末冶金相關材料、工藝實現、現場的照片、圖表、視頻資料都非常重要。教材中的內容偏向于文字表述,不利于理解,難于獲得感性認識;所有教材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滯后性,不能反映粉末冶金的最新發展。一些能反映粉末冶金工藝、發展的圖片、視頻恰可以彌補教材的不足,這些素材生動形象、更新速度快,和教材相得益彰。在選擇時應注意其內容應服務于粉末冶金課程的主線,和教學內容契合度高。這要求教師對于素材要反復篩選,找到適合課堂教學的最佳組合方式。另外,所有素材的選擇應力求簡潔明了,不能只追求視覺效果,而影響到本質內容的展示。
最能體現教師對于課程理解的素材就是教案。教案中不僅要反映出課程的內容、重點、難點、課程的安排,更應該體現出教師對課程內容的深入理解、在授課過程中學生的反饋、對于所出現問題的解答。這些是所有其他教學素材無法取代的,一本不斷豐富的教案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歷程、教學效果、對課程的深入認識,是所有教師不容忽視的。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的途徑,單一的教學手段,會導致學生學習疲勞感上升、關注度下降,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以互補的形式進行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3]。
板書是一種典型的、常規的教學手段,表現形式較為單一,但其仍具有多媒體教學方式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板書是一個過程,可以清晰的表達教師的思維過程,而且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節奏性強。在板書的同時,可以方便的和學生進行互動,對于教學內容的表達非常靈活。科學的布局,簡潔的圖表,清晰的字體,是教師應具有的素質,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極大的豐富的教學的表現形式,可從多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使之對教學內容留有深刻的印象。這兩方面應該是相輔相成,過分的強調任何一種都是片面的,教師應具有熟練駕馭這兩種手段的能力。
在工科專業科的教學過程中同樣可以引入案例,甚至可以使之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線,這樣學生就不會有空中樓閣、無的放矢的感覺。例如知名企業、產品,可以展示從原料到產品的各工藝環節,并把其映射到教學內容的各個部分中,從時間的角度理解工藝原理是如何認識現的。使之可以從一個具體的企業、一種具體的產品開始授課,使之貫穿到整門課程中。
另外,我們也可將教學內容開放,教師提供具體的要求、具體的環境,有學生分組自行討論采用的原料、工藝的組織、設備的選型,形成較完整的工藝流程或生產方案。然后交換方案,進行互評,以挑剔的目光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各組可以修正補充自己的內容,也可以進行討論辯論,教師在此過程中負責引導。互評的結果可計入課程的評價結果。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受體,學生的狀態對于教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了解學生的情緒、思維狀態、對教學過程的滿意度,所有這一切會在課堂上隨機表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要求教師較敏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較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之后,才可能實施響應的教學舉措。所有這一切均建立在師生間深入的溝通的基礎上。《粉末冶金基礎》專業性強,概念、原理較多,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加之處于臨近畢業的時間段,考研、就業的壓力接踵而至,學生沒有時間進行深入的學習,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據此我們可將學生大體進行分類,有畢業后致力于從而相關專業工作、學習的學生,也有畢業后改行的學生。這兩類學生對于課程的需求是不同的,擁同一標準進行衡量,可能顧此失彼。這一點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應注意,甚至可以嘗試在個別時間短段、個別內容上進行分別教學。在和學生溝通時,教師應準確把握自身的定位,本著服務于學生的原則,在保證正常教學標準的前提下,授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因學生的要求而改變。盡量做到完善其知識體系,建立培養其思維方式,強化其學習手段。
對于《粉末冶金基礎》來說,關鍵在于授課內容的專業性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平衡,學生特征與工作需求之間的平衡,做到學有所用,學之能用,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