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
傳統的文明施工,是將施工場地與周邊環境隔離開,在施工場地進行施工,但是更多的是針對于施工現場的標準和行為要求,在施工現場外圍,做得并不是很完善,例如場內設備噪聲、設備震動、無組織排放等,依舊能穿過隔離設施影響周邊環境,本文以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的淞滬路-三門路下立交工程(以下簡稱三門路)為例,探討如何做好城市交通建設“施工不擾民”的有效做法。
從三門路地理位置來看,周邊以行人及附近居民為主,辦公區域較少,影響的環境因素主要是:噪聲、無組織排放、泥漿等,并輔以數字化管理手段,在對外宣傳上,重點是通過簡畫標語等方式向過往行人以及附近居民致以在此施工帶來不便表達的歉意
三門路施工不擾民總體原則就是封閉,在項目開工初始,施工現場產生的不良環境因素進行劃區域、分工藝的識別,原則是將涉及擾民的環境因素全部進行封閉在一個空間內進行施工,減少這類環境因素對外的影響,比如鋼筋加工棚實現工廠全封閉式,用鋼結構制作一個廠房,所有的鋼筋加工作業在這個臨時廠房內完成;作業基坑內施工,直接在基坑上方建造一個移動式鋼結構頂棚,將涉及基坑內施工全部封閉在這個環境內進行,可以充分減少噪聲、無組織排放等環境影響,同時從外觀上看,施工現場的亂散臟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變得有序簡潔,同時安裝環境監測報警設備,一旦現場噪聲,揚塵超標,立即進行報警并將記錄同步傳輸給相關管理部門。
在項目開工前,三門路針對施工工藝、施工機械、周邊環境等要素進行調研,確認影響較大的環境因素有哪些,并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和專項方案,采用了新的治理裝備和手段。
在噪聲控制上,除了用低噪音低振動設備代替傳統設;備,如靜壓力樁替代傳統打樁機,從源頭減少噪聲的噪聲加入土壤改性劑改良土壤的塑性,降低鉆孔開挖施工產生的噪聲,同時在靠近住宅區附近的施工場地,大面積設立有阻隔噪聲作用的圍檔,直接取代傳統施工圍檔,經噪聲測試儀檢測,噪聲隔離帶可將場內90db 噪聲降低至75db,針對某些設備噪聲特別嚴重且集中的部位,通過設立移動式聲屏障,在需要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組合設立,降低噪聲對外的傳播,但是該聲屏障需要近距離接觸噪聲源,噪聲源接近地面效果較好。
無組織排放一般指揚塵,施工現場材料裝卸堆放、車輛行駛、施工振動等多種原因,導致揚塵的產生,類似于噪聲控制做法,大面積設立控制揚塵設備,如安裝在圍擋上方噴淋器,在施工期間不斷噴灑水霧,控制場內揚塵,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使用水霧噴灑圍擋項目,pm 數據監測在標準范圍內,市中心項目可考慮結合綠化圍檔,用綠植吸附揚塵,一方面美化環境,另一方面又可以凈化空氣;同時設立單個移動式霧炮機,對揚塵特別嚴重施工區域,直接噴灑水霧,進行點對點的揚塵控制。
泥漿處理,施工現場傳統上使用三級沉淀池,三門路采用的方式是四級沉淀池,前三級去除水中懸浮物和泥沙后,在最后一步沉淀池中通過加藥以及絮凝劑等凈化水質的物質,經過過濾簡單去除氮磷的步驟之后的水可以直接回收利用,作為控制揚塵的用水還能節能環保。同時為了減少泥漿對市區道路,行人的污染,
所有的外出車輛、設備以及人員,要求必須出場前將泥漿沖洗干凈,不將場內泥漿帶出場外,尤其是車輛攜帶的泥漿必須沖刷完全干凈后,才允許到場外。同時使用防泥漿外濺氣墊,在地下連續墻施工時,氣墊豎立在成槽機前方,防止泥漿外濺,三軸攪拌機在鉆桿上安裝防止泥漿外濺的套管,確保大部分泥漿不會隨意流淌,對外影響減至最低。
利用數字化輔助管理手段,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管理,三門路項目使用的向管理app 探索者在輔助管理文明施工上有重要作用,如:通過在關鍵區域設置的攝像頭,實時調取監控畫面對施工的工序進行監控,比如車輛沖洗部位,可以監控每部車輛是否按要求進行沖洗,機械設備作業是否安裝移動式聲屏障,確保受控,同時通過定位系統,給施工人員以及施工設備進行定位,可以及時反饋現場施工具體情況,影響較大環境因素在當日施工前,會及時通過信息推送發送至管理平臺上,提醒相關人員注意采取相應的措施,并檢查如防泥漿氣墊、霧炮機、移動噪聲屏障是否在正確使用。在探索者上,設置單獨文明施工整改問題類別,由專業的文明施工檢查人員對現場開展專項檢查,檢查問題通過網絡發布至探索者上,指定措施、人員、時間及時整改,與此同時,管理員也可以通過探索者發布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任務,并發送到相關人員手中,完成后探索者自動閉合任務。在宣傳教育上,結合探索者,定期發布文明施工培訓內容要求觀看,同時對現場人員施工文明行為進行積分獎勵(可兌換小禮品),對不文明施工現象可根據嚴重性進行扣除積分、罰款等處罰措施。
施工不擾民的對象始終在于民上,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降低減輕施工對周邊的影響,但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消除,因此三門路在標準化建設上做到:一、內外有別、人性表達,在對外的宣傳簡畫標語凸顯的重點就是歉意,在此施工為行人和周邊居民帶來的不便,深感歉意,標語“擾您片刻寧靜,還您美好城市”在施工現場對外明顯標識,回應民眾關切,塑造安全文明形象,利用多副組圖和標語,表達對外施工擾民的歉意,希望行人和附近居民能給與理解和支持。二、結合區域,分類宣傳,施工現場大門和圍擋宣傳主題思想不同,大門以施工打擾抱歉為主,圍擋以未來美好藍圖為主,門頭以組合圖的形式,進行擾民歉意的表達;三、有的放矢,生動表達,以卡通人物形象“平平、安安”作為代言人,活潑生動的形象配合溫馨的提示和話語躍然紙上,傳達一種親民善意。四、提升意識,規范行為,提升作業人員的文明施工意識,施工文明的意識和行為作為日常的宣傳內容之一,在項目部內場作業隨處可見,將做的好的行為作為模范宣傳表揚,不良行為作為錯誤示范進行宣告。
三門路施工不擾民自項目策劃階段始,與質量控制、安全控制、施工工藝等內容一起進行策劃,作為文明施工管理的最重要環節,擾民是文明施工對外的一個重要標志,改變傳統施工帶來臟亂差的影響,做好干凈、整潔、真正不擾民的文明施工,是大勢所趨。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意識的轉變,行為的轉變帶來觀念的轉變,施工不擾民做到真正的不打擾,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