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程
(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四川攀枝花 617063)
配件是指設備維護和修理過程中,用以更換已磨損到不能使用或者損壞零件的相應的新型元件和修復件等,而備件主要指企業為進一步縮短設備修理停歇時間和經濟效益而預先采購、制造和儲備的相應數量的配件。也就是說,備件的存在主要是為縮短設備的修理時間,減少停機對企業造成的經濟效益損失,企業開展備件管理主要是為了在確定企業現有生產情況和庫存量的基礎上,科學確定備件的應有儲備量,有效控制備件庫存和資金利用,進而提升企業資金的實際利用效率。
在冶金礦山企業的日常生產和經營管理過程中,備件管理是重要內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效率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企業資金周轉效率的高低、工業生產成本的大小、設備運行效率的高低及安全生產指標是否達成等。特別是在現代化連續生產、流水作業等多種設備運轉的背景下,備件的庫存管理和優化控制技術已成為設備安全穩定正常運行的核心。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冶金礦山企業設備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無論是從備件的訂購、庫存管理、維修使用和結構優化等方面,還是從軟層次上的備件庫存管理系統更新、工作流程優化研究等內容而言,冶金礦山企業在備件保障供應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就我國冶金礦山企業備件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而言,備件仍處于相對粗放的管理階段。各企業在對備件管理時,仍舊側重于企業內部各環節的備件優化。但是隨著當前社會冶金礦山企業開采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現代化企業經濟信息管理的進一步深入,企業對建立從采購、運輸到應用維修的全生命周期高效率低成本的精細化管理要求進一步提升。因此,如何利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系統加強對設備備件的管理,進而提升企業的實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冶金礦山企業管理人員關注的重要內容。
目前,我國冶金礦山企業設備備件的管理主要呈現出以下4 個特點。
(1)設備備件的管理模式較為單一,科學管理理念及意識有待提高。目前,冶金礦山企業備件的管理仍舊較為落后,較低的信息化程度使企業在物資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阻礙。盡管部分冶金礦山企業制定了相應的設備物資管理制度,并逐步引入了多樣化的物資管理系統。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冶金礦山企業仍舊存在著備件未入庫先領用、管理混亂等問題,進而出現部分備件庫存量不斷增大,庫存量和管理信息系統難以匹配,倉庫面積較為缺乏以及現場備件不合理擺放等問題。
(2)冶金礦山企業備件的管理技術能力有待提升。備件圖紙的收集、測繪和圖冊的編制,以及各類備件數量統計和儲存定額等基礎資料的設計,是備件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而部分冶金礦山企業往往偏重于備件的技術性使用,忽視了備件在管理層次上的應用,使得備件的使用價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3)冶金礦山企業備件的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強。目前,大部分冶金礦山企業未建立起一體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母公司和分公司、優秀企業與優秀企業之間的信息難以有效共享,阻礙了信息科學利用的同時增加了企業決策的難度。
(4)冶金礦山企業備件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冶金礦山企業備件管理人才隊伍在備品的計劃、采購、技術、經濟等各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仍存在不足,企業對管理人員培訓的忽視使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難以滿足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技術需要。
通常情況下,冶金礦山企業設備備件可大致按照以下3 個層次構建符合企業實際生產情況的管理體系。
首先是設備備件各車間(作業區)的作業層。作業層主要是為了在合理的預算范圍內高效科學地執行現有的各項管理活動,從而使現有設備和資源的利用效率達到最優化。就設備方面而已,作業層管理人員主要負責設備的檔案處理、技術狀態的偵查和設備零部件的維修等,而就備件方面而言,作業層管理人員主要負責相應備件的申請、采購和出入庫管理等。
其次是各科室的管理層。設備方面管理層的任務主要是根據設備作業記錄的實際情況統計和分析完整的經濟技術指標,并將其與計劃值相比,觀察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找出設備運行出現相應故障的具體偏差原因,最終提出解決故障的具體方案。管理層的任務主要是包括各備件的計劃、采購、發放和倉儲管理等,所處理的數據主要來自于作業層產生的各項信息數據和各類企業經濟技術指標等。
最后是中心決策層。決策層主要是為了確定冶金礦山企業設備管理的總體目標,根據該目標制定相應的戰略計劃和戰術措施等,從而達到最大化利用設備價值以及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和增大設備投資利潤率等目標,為冶金礦山企業創造最大的經濟價值。
冶金礦山企業設備備件的種類較為繁多,而較多的備件儲存品種常常出現倉庫管理混亂、備件資源閑置浪費等問題。針對此類情況,冶金礦山企業可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等構建相應的備件信息共享平臺,以物料樹的科學形式呈現備件的數據信息,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對備品定額編制信息、庫存數量信息、資金流動信息和具體采購清單信息等的了解,從而達到備件信息實時更新、數據共享和快速查詢的目的,為冶金礦山企業數據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
一般而言,科學合理的備件采購有賴于備品使用信息的及時反饋,有關工作人員可通過對冶金礦山企業備件庫存信息平臺實時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總結出符合企業自身實際生產情況的備品采購規律、儲備規律和使用規律等,制定科學合理的消耗定額、儲備定額和采購周期,對備件的使用性能進行評估,提供技術標準、綜合評標、功能承包、零庫存等基礎性資料,并進一步將其改進意見及時反饋到設備維修和采購等相關管理人員,從而為備件的采購、庫存等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支撐。
冶金礦山企業設備及其備件的質量在極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日常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在購買新型設備時,應充分論證、反復比對,盡可能地選用同一品牌的設備,保證有關備件在出現一定故障時能夠通用互換。同時,采購單位應盡可能和產品供應商進行談判磋商,要求設備廠商隨機贈送備件以作為采購砝碼。同時,采購單位應盡可能利用其主導地位要求廠商更換相應的指定品牌零部件,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設備品牌不同而導致的備品種類和數量的增加。此外,企業應盡可能與設備供應商保持相對良好的關系,在維修更換零部件時能夠以合理的價格購得相應型號與規格的備件,保證冶金礦山企業的正常工業生產。
為進一步加強冶金礦山企業設備備件管理水平,企業應根據備件實際需求量和具體倉庫面積等情況制定并逐步完善相應的備件倉儲管理體系,最大程度上做好設備備件驗收入庫和儲存管理等相關工作,保證進入倉儲的備件數量、品種、規格和質量等符合相應要求。其次,必須加強庫存備件的結構分析,加大利庫力度,加速資金周轉,防止積壓和死庫存,給企業造成損失和浪費。此外,倉儲管理人員還應在備件驗收入庫后做好相應的儲存管理工作,根據設備備件的物理性能、化學成分、體積大小以及儲存條件等劃分相應的倉儲區域進行妥善保管,最大限度降低庫存損耗,保證庫存備件使用功能。
通常情況下,冶金礦山企業用于設備備件管理的流動資金難以確定其實際數額,而流動資金的大額占用又會給企業其他方面的工業生產帶來一定的損失。因此,冶金礦山企業相關管理人員在管理備件使用資金時,應在考慮本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科學利用定額管理等科學管理措施,逐步建立并完善相應資金管理制度,明晰各類備件使用資金的同時加大企業資金的周轉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才管理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冶金礦山企業同樣如此。首先,管理人員應從備件更新換代、性價比選擇、備件互換性等重要性質出發,逐步培養有關人員對各類設備故障風險的處理能力。其次,企業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充分利用發達的互聯網資源獲取相應的技術資料,最大程度上提升工作人員對備件的技術管理水平。最后,企業還應逐步建立并完善符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綜合管理平臺,利用計算機管理軟件等實現備件數據庫信息的實時共享和協同配合,提升企業工作效率的同時加強對備件的統籌管理。
對冶金礦山企業而言,設備備件管理雖然是企業庫存管理中的一小部分,但備件流動資金的占有對設備和企業其他經濟資金的利用卻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設備備件的有效管理能夠切實保障設備維修所需備件的有效供應,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備件庫存積壓,進而強化企業的資金周轉,為冶金礦山企業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