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
5月28日,由省國資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工商聯指導支持,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國惠”)、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以色列庫克曼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庫克曼集團”)及Catalyst基金共同主辦的第22屆“走向以色列”2019中國-以色列跨境投資論壇在濟南舉辦。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出席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以色列經濟與產業部部長艾里·科恩視頻致辭。濟南市政府、省發改委相關領導分別作現場致辭和項目推介。
“‘走向以色列’2019中國-以色列跨境投資論壇是山東省‘雙招雙引’工作的一件大事。”凌文在題為《強化創新思維,實現優勢互補——全面推動山東與以色列合作邁上新臺階》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山東正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速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特別需要將以色列的技術和企業與山東進行精確匹配,以提高產業合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山東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凌文介紹,山東將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改造提升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服務等五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高質量發展。
他重點推介了“十強”產業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高效農業等四大產業的有關情況,希望參會嘉賓能夠更多地了解山東、支持山東,圍繞重點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據悉,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山東將重點突破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傳感器、虛擬現實、基礎軟件等關鍵核心技術,依托骨干企業打造一流的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鏈,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山東信息產業的發展質量。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方面,雙方有望實現強強聯合。山東的信息技術產業具備整體規模優勢,主營業務收入居中國第三位,新一代網絡通信、云計算、物聯網等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以色列擁有一批業界領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司,在前瞻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
在高端裝備產業智能化領域,雙方合作大有可為。裝備制造業是山東的優勢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1/10,擁有中國重汽、濰柴動力、中車四方、煙臺中集來福士等一批骨干企業,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山東將重點圍繞軌道交通裝備、通用飛機、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高端工程機械、新型醫療設備等領域,突破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加快重大裝備與系統的研發、應用和產業化,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
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方面,山東和以色列可以優勢互補。山東新能源發電裝機量占電力總裝機量的1/5,新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近1/4。近年來,山東在可燃冰試采、功能性纖維、石墨烯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具備了走在全球前列的優勢條件。山東將重點發展新能源利用、節能環保、先進高分子材料、特種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原材料產業基地。以色列在世界新能源市場上一直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尤其以創新思維、獨特的技術路線及關注國際市場而著稱。
“以色列計劃于2030年全面禁止傳統內燃引擎汽車和卡車的銷售,由電動汽車等新能源車型取代。”凌文特別提到,“這一點值得我們山東學習。”
同時,雙方在現代高效農業方面的合作空間也十分廣闊。山東農業整體實力和現代化水平在中國領先,但山東農業大而不強,集約化、精細化、自動化水平還有待提高,人均產出很低。以色列地處沙漠,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0。在這樣的環境里,以色列卻建成了農業強國,滴灌技術在幾十年前就應用到農業生產,現在更是成功推廣到全世界。同時,以色列海水淡化技術、污水處理技術也處于世界前列。以色列全國僅有2%~3%的人口從事農業,卻輕松養活了800多萬人口,90%的產品全年出口,占據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贏得歐洲“冬季菜籃”的美名。
“在這方面,以色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凌文說,“雙方有巨大的合作空間,希望以色列方面的有關企業,積極把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到山東來,幫助山東農業向智慧化、集約化、物聯網化轉型,助力打造中國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論壇上,針對中以并購、以色列公司在中國的機遇與挑戰、以色列科技公司在中國的市場策略、以色列生命科學產業給中國投資者的希望、中以文化差異等議題,來自政府機構、上市公司、PE/VC基金、產業集團、家族企業的投資人以圓桌論壇的方式,展開面對面對話。
論壇期間,120家以色列高新技術企業展示了在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生命科學、水務科技、清潔科技、農業科技、能源等領域的創新實踐;800家國內企業、機構逾1000人參加論壇,并與以色列企業進行了“一對一”對接。省內濟南、淄博、濰坊、聊城等9個項目進行現場簽約,涉及基金合作、技術成果引進與轉化、海外投資并購等多種類型,包含新材料、生物醫藥、3D打印、污染治理、農業開發等多個領域,反映出山東與以色列合作的經濟互補性及前景的廣闊性。
其中,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山東國惠與庫克曼集團在會上簽約。
“下一步,山東國惠和庫克曼集團將探討設立海外并購基金以及相應的人民幣基金,將以色列企業引入中國,建設以以方科技企業為主的中以科技產業園。”山東國惠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少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論壇,企業報名踴躍,洽談成果豐碩。論壇把以色列的高端項目和山東企業進行對接,無疑將對山東的新舊動能轉換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山東是十分開放發展的省份,山東國惠也是十分理想的合作對象。”庫克曼集團CEO哈蓋·拉韋德表示,本次和山東國惠的簽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雙方將針對更深層次的合作模式展開探討,比如,可以共同設立基金支持以色列企業在中國落地。他還提到,以色列是沙漠中的國家,有關自然資源的發展十分受限,從20年前以色列就開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這與山東目前正在推進的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十分契合。
據悉,目前中國已成為以色列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貿易伙伴。近年來,中以雙邊合作進入加速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發展態勢。雙方關系并不僅僅停留在貿易關系上,還包括經濟合作、科技交流等領域。
作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投資論壇之一,“走向以色列”論壇始于2001年,一直是促進以色列與國際市場在資本與科技領域全面合作的主要交流平臺。本屆論壇是繼2016、2018年后再次在中國舉辦。其中,2016年9月在上海和武漢同步舉辦的第16屆“走向以色列”高峰論壇,是該論壇首度落戶歐洲以外地區,助推當年中國對以色列投資金額達到創紀錄的16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