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蘭恒敏 王煒
2018年以來,全國氫能源產業陡然升溫,各地紛紛宣布或已經著手大力進軍這一領域。在群雄逐鹿的產業大背景下,山東如何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據國際氫能委員會(Hydrogen Council)預測,到2050年,氫能源在全球能源中所占比重將達18%,催生2.5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創造3000萬個就業機會。巨大的產業機會,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蜂擁而入。
山東國惠黨委書記、董事長,山東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產業聯盟(以下簡稱“山東氫能聯盟”)秘書長于少明說,山東傳統產業占比約為70%,而重化工業又占傳統產業約70%,這種“雙70”結構不僅對傳統產業升級提出迫切要求,也為氫能源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作為山東氫能聯盟理事長單位,山東國惠將以整合推動氫能源產業發展為切入點,大力推動全省經濟產業結構升級。
“適合發展氫能源產業的地區有一些共同特性。比如沿海地區具備豐富的風能,可以通過風力發電降低電解氫的成本。在褐煤礦區,也可以通過褐煤結構變化提取氫。這些要素稟賦山東全都具備。除此之外,山東還有一大其他省份望塵莫及的優勢:目前全省一年光工業副產氫就有96.2萬噸,其中有大量工業副產氫作為燃料直接燃燒或放散排空掉了。如果把這些工業副產氫折算成氫燃料電池,足夠全省11萬輛公交汽車跑一年?!鄙綎|國惠副總經理、山東氫能聯盟副秘書長高群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
剛從日本考察氫能產業發展回來的高群,給本刊記者列舉了一組數字:在氫能源產業發展最為成熟的日本,1公斤氫燃料成本折合成人民幣大約50~60元;在國內氫能源發展較早的廣東,1公斤氫燃料成本大約在40~50元;而在山東,由于具備大量的工業副產氫,每公斤的氫燃料成本可以低至20~30元。
2017年,根據省政府要求,山東國惠委托中國工程院、中國鋼研等國內一流產業研究機構,制定《山東省氫能源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9-2035)》。這是全國第一份省級層面的氫能源產業規劃。
《規劃》明確了山東氫能源產業的發展目標:通過10~15年的努力,建設“中國氫谷”(山東國惠)“東方氫島”(青島港),打造“山東氫能”品牌,將山東培育成為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氫能源產業高地。
《規劃》主持人之一、南京大學劉建國教授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料電池重點專項課題。他在此前舉辦的山東氫能聯盟大會上建議:一方面,山東產業結構以傳統產業為主,能源結構過度依賴化石能源,迫切需要發展氫能源產業,帶動產業轉型升級,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另一方面,山東目前仍處于氫能源的初期培育階段,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突破氫能源產業的核心技術瓶頸,實現關鍵材料自主化和重大裝備產業化,形成完備的氫能源產業鏈。
高群認為,山東發展氫能源產業主要有兩大優勢:全產業鏈介入;國企布局。
氫能源產業覆蓋制氫、儲氫、運氫、加氫、裝備、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氫燃料電池汽車及配套產業領域。山東目前已經初步具備了較為完整的氫產業鏈條,并且上下游互為市場,全產業鏈重點企業和研究機構已達50余家。山東國惠聯合兗礦集團、山東重工等單位,發起山東氫能源與燃料電池聯盟,串聯起山東省內涉及氫能源產業的重點企業共謀發展。
在氫能源產業的上游制氫和中游氫能應用裝備領域,山東已經形成了以兗礦集團、濰柴動力、中國重汽等為代表的重點企業,研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裝備。在燃料電池及相關材料領域,突破了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制備技術,具備了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生產能力。
在氫能源下游消費領域,則有山東高速、齊魯交通等具有龐大消費網絡的大型國有企業,具有龍頭帶動、大規模示范的優勢,具備在氫能源產業應用領域率先發力的條件。
“未來,我們將聯合山東高速和齊魯交通,沿高速公路服務區發展加氫站基礎設施,打造高速公路氫走廊,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提供保障。先期規劃30對服務區,建設加氫站。到2025年,將建設100座左右的加氫站,在全省基本實現兩橫兩縱‘氫走廊’(橫向走廊為青島-銀川高速公路沿線、日照-蘭考高速公路沿線,縱向走廊為京滬、京臺高速公路沿線和濱州-萊蕪高速公路沿線)加氫站全覆蓋?!备呷赫f。
值得注意的是,加氫站需要政府審批。據了解,此前中國神華集團在江蘇如皋建設加氫站,項目從立項報批到審批結束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業內人士期待政府相關部門盡快明確審批主管單位和流程,為加氫站的建設提供頂層支持。
氫能源產業是重資產產業,尤其在新產業的爆發前夕,更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這方面,山東國惠可以很好地承擔起氫能產業發展“起爆器”的功能。
目前山東國惠的資產負債率僅為約35%,國內AAA級評級,融資空間巨大,融資成本較低,重資產打造氫能小鎮和氫能產業園,完全可以期待。
記者了解到,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核心區域內,山東國惠聯合中國鋼研等龍頭企業,正在打造集智慧氫能產業園、氫能源智慧物流產業園、氫能源智慧制造產業園“三園一鎮”的“中國氫谷”。5年內,將實現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發中心3個、氫能源產業鏈企業20家以上,初步建成氫能源產業創新集群。
“未來,從明水的化工工業園,或者茌平的重點企業,工業副產氫將通過管道,源源不斷輸送到濟南的‘中國氫谷’,再制成氫燃料,運送到各地的加氫站。”高群說,“由于管道距離短,氫燃料的成本將低至每公斤20元以內,并且氫能源充足。”
在臨沂市河東區,占地3平方公里的“智慧氫能小鎮”,計劃布局建設智慧氫能產業園區、新能源智慧物流示范園區、智能制造產業園區與智慧氫能研發中心、創新展示商務中心。
以臨沂“智慧氫能小鎮”項目為例,山東國惠通過創新“股權投資+基金+項目”的一體化合作模式,做到融資跟著園區走,基金跟著項目走。設立“產業創新發展基金”與“基礎設施建設基金”,由山東國惠和臨沂市政府主導,吸引國家引導基金、中央企業、省屬企業、社會資本以及金融機構參與,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山東國惠在氫能源領域的強勢布局,不但能串聯起山東的省屬企業,也能吸引全國氫能源領域的權威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加盟。這種既當中間人也當參與者的平臺模式,無疑對山東氫能產業實現“三級跳”發展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