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氫能正迎來發展的“風口”。多個省市已將發展氫能提升到產業戰略布局的高度。
廣東是國內氫能產業化的先行者。早在幾年前,佛山和云浮就進行戰略合作,設立10億元氫能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及30億元氫能產業發展基金,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華人首富李嘉誠曾在廣東一個氫能項目上投資了120億元。2017年底,國內首個“氫能周”在佛山舉行。
面對“風口”,廣東發文明確提出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2018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對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給予大力支持,將按照燃料電池的裝機情況進行補貼?!兑庖姟分赋觯瑥V東2018~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省級財政補貼資金中的30%將用于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
2018年11月,佛山市人民政府印發《佛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規劃2030年氫能源及相關產業累計產值1000億元,加氫站建設達到57座,力爭將氫能源產業培育成為佛山市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將佛山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氫能源產業示范城市和集聚高地。以長江汽車、廣順、廣東國鴻、廣東重塑、愛德曼、泰羅斯等為代表的“廣東軍團”,很有可能為廣東創造一次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領跑者的機會。
2018年12月20日,佛羅路加氫站建成營業,成為佛山首個全天24小時提供加氫服務的加氫站。與此同時,7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正式投入運營,佛山成為廣東省首個大規模使用氫能公交車的示范城市。
近日,佛山市高明區正式對外公布《佛山市高明區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招標代理遴選結果,標志著高明搶抓氫能源產業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性機遇,加快氫能源產業化步伐。高明有軌電車項目是國內首個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有軌電車項目,規劃線路全長約17.4公里,目前正在有序建設中,計劃今年上線運營。
2019年4月14日下午,三環集團、湖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氫陽新能源、中國民生信托等制造、研發、金融機構在武漢簽約,共同推動氫能源在交通領域的運用和推廣。三環集團總裁梅漢生介紹,簽約各方將推進新能源汽車、火車機車氫燃料電池動力裝置的研制,加快基于“液體有機儲氫技術”的燃料電池在汽車、軌道交通、船舶、無人機和分布式儲能領域大規模商用,加快氫動力汽車的市場化進程,推動湖北新能源發展,打造中國區域氫動力軌道交通示范工程。
2018年,武漢市出臺首份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建議方案。規劃顯示,2018~2020年,武漢將以武漢開發區為核心,打造“世界級氫能汽車之都”。在研發層面,實現制儲氫、膜電極、電堆、系統集成與控制等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制儲氫基礎設施層面,研究適宜長距離、大規模氫的儲運技術,形成制、儲、運氫的示范化應用,并建設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園,聚集超過100家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年產值超過100億元。在基礎設施與示范推廣層面,建設5~20座加氫站,在輪船、無人機、分布式發電等方面形成小規模氫能燃料電池示范應用,燃料電池公交車、通勤車、物流車等示范運行規模達到2000~3000輛。
到2025年,武漢將產生3~5家國際領先的氫能企業,建成加氫站30~100座,形成相對完善的加氫配套基礎設施,實現乘用車、公交、物流車及其它特種車輛總計1萬~3萬輛的運行體量,氫能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年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成為世界級新型氫能城市。
2018年,江蘇如皋出臺《扶持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根據《意見》,到2020年,如皋將建成加氫站3~5座,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新增車輛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比例不低于50%;到2030年,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氫能和新能源汽車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平臺的最高可享受1000萬元的資助;落戶的氫能產業人才最多可享受10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公寓或100萬元的購房券,通過“雉水英才”評審的,最高還可享受1000萬元資助等。
自2010年大膽布局以來,如皋這座小縣城,從零突破、大膽嘗試,贏得全國矚目。如今,“氫經濟示范城市”已成為如皋的亮麗名片。
四川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力爭突破千億元規模。
4月22日啟幕的成都市首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會上,成都正式啟動“綠色氫都”建設。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還發起成立了成都市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促進會,將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近40家企業、科研院所和投融資主體,共同培育氫能新業態。
依托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河北省張家口市不僅在風電和光電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氫能的開發利用方面也走在了前列。
在制氫方面,正在實施風電制氫、清潔產業示范園等一批項目,通過四方機制的拓展,可以大幅降低制氫成本。
在氫燃料電池方面,億華通一期年產2000臺氫燃料電池項目已經投產,二期正在建設,與之配套的北汽福田氫燃料電池客車已經簽約。
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方面,截至去年底,已投入使用氫燃料電池公交車74輛,今年還將新增170輛。預計到2020年,張家口市投入使用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出租車計劃達到1800輛,建成加氫站21座,實現制氫每年2萬噸、制造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每年1萬套、生產氫燃料電池客車每年4500輛,初步形成從氫氣制備、儲運、加注到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和整車研發、生產、檢測的全產業鏈。
2018年9月,山西省首個氫燃料電池公交示范運營項目暨山西省首個加氫站建設啟動。2018年4月,雄韜氫能產業園和華熵氫能產業園落戶大同,助力大同建設“氫能之都”。2018年底,雄韜氫雄40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交付大同公交運營,這是山西省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上線。
與此同時,山西大同集中簽約燃料電池生產及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北達新能源甲醇(天然氣)發動機及醇電混合增程器生產制造項目、大同燃料電池研究院項目3個燃料電池相關項目,全面推進氫能產業鏈發展。
4月13日,格羅夫氫能汽車公司新款氫能SUV汽車在重慶的試制試驗線上正式下線,國內首個氫能“共享汽車”項目落地重慶南岸區。
據了解,目前,格羅夫為國內唯一獨立創新發展的氫能乘用車企業。南岸區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日亮相的新款氫能汽車,最大續航里程為1200公里,采用承載式全碳纖維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