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李軍
山東財金集團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當好第一書記“指揮部、協調部、保障部”的要求,舉全集團之力支持掛職縣委副書記和第一書記開展工作,贏得當地黨委、政府和幫包村群眾的一致好評,脫貧攻堅工作交出優異答卷。
統籌協調資源,當好堅強后盾。積極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和資源,為菏澤市鄆城縣3個幫包村累計協調落實扶貧資金2600余萬元,集團捐贈扶貧資金125萬元。充分發揮“一個主體、兩個平臺”的功能作用,通過爭取政策性貸款、直投基金注資、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等方式,積極與當地開展業務合作。其中,為鄆城縣累計爭取政策性貸款22.09億元,發放貸款11.77億元,有力支持了棚改、大班額、農村公路等項目建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同時,為保障掛職縣委副書記和第一書記更好地履職盡責,山東財金集團領導多次帶隊到幫包村走訪慰問并赴巨野探望掛職縣委副書記,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全力支持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真正做到了讓他們安心、安身、安業。
加強基層黨建,夯實戰斗堡壘。堅持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兩手抓、雙促進”。集團18個黨支部與鄆城縣幫包村建立了結對幫扶工作機制,組織開展了捐助善款、走訪慰問和結對共建等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支部的戰斗堡壘、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在第一書記的積極配合下,鄆城縣3個幫包村順利選出新一屆村兩委班子,3個村共發展黨員4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名,每個村新建了黨群服務中心,配備了辦公設備和活動器材,使黨員活動有了場所、宣傳有了陣地、服務群眾有了基礎。
發展產業項目,拓寬致富道路。充分用好扶貧資金,積極發展產業扶貧新項目,形成了村村有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致富的良好局面。特別是通過開展“第一書記喊你回家”活動,動員在外工作的成功人士返鄉創業,3個村先后有11人返鄉,開辦企業9家、合作社2家,促進了村集體、村民“雙增收”。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山東財金集團幫包的鄆城縣李集鎮李垓村、陳集村、高才劉村徹底摘掉了集體經濟空殼村的帽子,244戶貧困戶、635名貧困群眾全部實現脫貧。張興臣同志掛職巨野縣委副書記以來,不斷創新幫扶方式,推動產業項目落地。巨野縣31個幫包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新增246萬元,實現了村集體收入不低于3萬元的省定標準,先后有建檔立卡戶2780戶、6328人實現脫貧,脫貧率達100%。
建好基礎設施,實現長遠發展。堅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期盼的事情著手,主動對接、積極協調,有效改善了當地基礎設施,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協調省級財政道路建設資金,兩年完成省級標準鄉村公路16公里、戶戶通小街巷6萬平方米,改變了幫包村“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落后交通狀況。通過建設標準化幼兒園、進行村電路改造、實施村莊美化等工作,實現了教育便民設施顯著提升、農田水利全部覆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目前,第一書記幫包的李垓村和高才劉村正積極申報省級美麗鄉村。在巨野縣,張興臣團結帶領31名第一書記,累計協調爭取各類資金2億余元,完成道路硬化126公里,修建排水設施68公里,安裝路燈2085盞,整修田間生產路37公里,打井520眼,修過路橋涵193座,綠化灌木花卉8萬平方米,極大提升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