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高位
近年來,魯信集團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系列部署,勇挑首批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高級管理人員契約化管理改革試點先行先試重擔,加快推動轉型創新發展,利潤總額實現從跨過10億元到邁向30億元的歷史性轉變,金融資產占集團國有資本的比重增加至66.5%。最近3年,累計實現投資收益49.69億元,復合增長率13.88%,主要經營指標領先全國國有投資公司行業優秀值。
做大做強金融業務。強化聚焦經營主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不斷培育核心競爭力。山東國信圍繞回歸業務本源,持續發力“德善齊家”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文化信托、消費信托等領域,不斷開拓新的增長點,走在了行業前列。集團投資入股濟南農商行,成為并列第一大股東。不斷加強創新發展能力,在深挖傳統業務內在價值的同時,積極培育創新型業務和創新業務模式。作為第一序位的股東發起成立全國性壽險公司中援人壽,批籌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作為主發起人發起成立了省內第一家從事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是全國第一家注冊資本過百億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不斷發力合資平臺建設,完善全省網絡布局,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牽頭發起設立了魯信科技公司、魯信科訊大數據公司,布局互聯網金融領域。推出了惠農貸業務,探索消費金融業務,不斷豐富金融產品。
做專做優投資業務。推動各類基金實施行業聚焦、產業聚焦、領域聚焦,塑造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投資專長。做專投資團隊,做產業的“專家”,圍繞產業賦能提供有針對性的增值服務,助力企業成長的同時實現收益。近年來,集團新增基金61只,基金總規模592.85億元,成立基金管理公司20家,先后投資了國內外一大批高新技術項目。推動魯信創投基金化轉型,逐步形成定位清晰、功能明確、優勢突出的投資業務體系和可持續的贏利模式,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布局了一批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成長空間大的產業,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與昆明、合肥、宣城等地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保利集團、云南子元集團等合作開展業務項目,國內業務布局更加優化。投資成立了國際投貸基金,為加強魯企出海、開展海外投資提供了平臺。整合集團海外資產,打造統一的境外投資平臺,為業務開展奠定了基礎。
做精做實產業業務。以“提升產業集中度、增強贏利能力、提高可控制力”為目標,優化存量、淘汰落后、布局新興。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劃轉接管了省油氣公司,成為山東油氣的第一大股東。2018年,山東油氣通過增資擴股成功引入中燃集團,引進了中燃經營管理模式,被確立為省級儲氣設施建設主體,著手天然氣全產業鏈布局。推進魯信天一“智慧印廠”建設,綜合實力在全國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青島海底世界已成為青島的一張城市名片。積極探索產融結合,在濟南、青島、上海、大連等地布局金融地產項目;抓住現代農業、大健康、大環保快速發展機遇,開始布局海洋牧場、休閑養生、環保及養老產業等新興業態;在文化產業領域加快推進原有業務模式轉型,布局新業務的增長點。虧損企業治理和低效無效資產退出工作完成預期目標。堅持有進有退、有破有立,“三供一業”資產劃轉和管理職能移交全部完成,困擾集團多年的東郊飯店等歷史遺留項目得到妥善解決。通過掛牌轉讓、無償劃轉和清算退出等方式,3年處置任務目標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