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麗
(廣平縣統計局,河北 邯鄲 057650)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基層統計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漸體現,只有確保基層統計工作效率,才能全面助力后期工作的開展,使其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發揮獨一無二的價值。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不斷增長,對于農業經濟建設也帶來了新機遇。農業統計工作是針對農業再生產經營現狀和過程的統計。其反映了農村經營戶的農業生產成果、條件、效益等建設指標,因此對于農村建基建設發展有著一下三方面的作用。
為提高農業生產力,大力推動農村建設,幫助農民減輕經濟負擔,相關政府單位會定期下鄉考察,查看農戶生產經營狀況,了解民眾生活水平。但光靠實地調查,不能從宏觀角度了解當地農戶的生產經營狀況,因此通過農業統計數據,可以幫助鄉鎮領導拓寬視野,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為當地農戶制定更有效發展計劃,改善農戶生活環境,建設魅力鄉村。
為加速實現農村產業升級,完善經營體制的建設,鄉鎮領導需要落實各類政策的執行與完成情況,才能全面掌握當地農業經濟新建設情況,找出政策短板,進行調整。而農業統計范圍涵蓋較廣,可以綜合各項參數,反映政策思路的合理性。通過統計數據,鄉鎮領導可以深入分析了解歷史問題的解決進度及重點指標的落實情況,全面調動農戶建設積極性,在提高自身回報效益的同時,主動投入到經濟建設的隊伍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穩固農業基礎,國家相關部門也會定期收集各縣市的農業統計數據,綜合了解農村建設落實情況,如土地承包管理狀況、農民收入增加情況、流動資金利用情況等。而規范農業統計工作,可以保證數據的科學性與實用性,真實反映農村建設狀況,幫助國家統計局分擔工作壓力,為其后期數據分析提供有力保障。
數據收集是統計工作的基礎環節,也是統計質量的保障。但在目前基層統計工作進展中,有些工作人員并未意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責任意識與主動意識都比較低。一些工作人員在采集難度較高的資料時,略過了實地考察環節,直接從前幾年的資料中進行數據收集,這種做法大大降低了數據的準確性,不能客觀反映實際生產情況。因此要全面提高數據采集質量,應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第一加強領導重視程度,在工作開展初期就成立專項小組先定下可行的數據統計方案,并落實調查專員責任,確定統計周期。相關負責人員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定期檢查工作進度,確保開展效率,并及時了解一些采集困難,給予指導建議,幫助工作人員順利完成工作。第二提升工作人員素質,在工作開展前先進行人員培訓,提升統計人員對數據采集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強責任意識。并且規范統計人員的工作流程,制定相關報表格式準則,在提升人員專業素養的同時,提高數據的規范性與科學性。
目前我國很多農業統計工作,都沒有科學的統計管理標準,使統計數據管理混亂,使最后環節的統計數據與實際生產情況相差過大,不能客觀反映情況,而且各部門之間缺乏信息交流,出現數據疊加或漏采等情況,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要完善統計管理內容,細化管理責任,才能科學有序的開展統計工作。
首先是完善統計管理內容,設立嚴格的工作準則。第一是改良傳統上報式統計方式,將全面調查、隨機抽樣、重點核查三種統計方式結合起來配合使用,提高統計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第二是確保統計結果的真實性與科學性。在工作開展之初,相關人員應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科學理論知識,制定合理的統計指標和核算公式,豐富信息網絡,提高數據有效性。另外在指標設定時還要考慮到當地農業產業的獨特性,將整體統計形式與地方產業特征相結合,才能使數據分析報告更加合理規范。
第二要細化管理責任。整個統計過程周期較長,涉及部門較多,因此專項小組要制定好數據統計計劃,并提前將文件下發到各部門,使其做好準備,在盡責的同時與其他部門相互配合,節省人力資源,提高辦事效率。在數據上報完成后,還應及時和統計人員進行溝通交流,詳細說明數據情況,為其分析工作提供參考。另外還應引入信息化數據采集系統,每日清算數據量,挑出重復數據進行比對,并重新進行分類,使后期數據錄入、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提升數據統計效率。
我國農業目前處于發展階段,但要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還要從基層工作做起。從建立完善的統計工作內容及合理的統計指標,到逐步加強培訓,提升人員專業素養,兩方面結合,才能不斷提高統計數據的可用性與準確性,進而推動農村經濟建設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