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剛
(遼寧省建平縣北二十家子鎮農業站,遼寧 建平 122421)
生產者若是想提高糧食產量,保證農產品的生產質量,主要從糧食產能的提升開始抓起,而提高糧食餐能的關鍵,在于運用高科技的農業生產機械,不斷創新出更為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進行農業種植技術創新的目的,是為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全程機械化種植給就農業種植帶來的益處,使其填補原有的種植技術帶來的生產技術上的不足。全程機械化種植對于農業種植業來說,如同汽車發動機一樣重要,由于此種種植模式的存在,糧食的總產能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實現種植業全面的綠色轉型。
節約農產品生產成本,使其與市場調控價格相匹配,是農產品種植業發展的關鍵。而推進全程機械化農業種植的發展,從源頭上縮短了農作物的生產成本,此技術的又一大好處,就是在降低了農作物的農藥噴灑量,與原有的農藥噴灑方式不同,此種模式下的農藥噴灑方式是將農作物看做一個整體,利用噴灑設備進行統一噴灑,其噴灑的藥量要遠遠少于傳統噴灑方式下的藥量,能使農藥更為均勻的噴灑到農作物上,進而達到更為優質的噴灑效果,在這種噴灑方式下生產出的農作物,其安全質量可以得到保障。除此之外,農作物種植戶可以有機農產品作為自身農產品的宣傳標語,提高其農作物的市場競爭力。
眾所周知,我國當今面臨著嚴峻的生態污染的形式,由于空氣、土壤的大幅度污染,使得種植業在生產環境上受到了極大的制約,因此,我國不得不依托于全程機械化綠色種植技術來改變種植業的發展現狀。利用高科技農業種植設備和技術,可以有效緩解資源壓力,此技術的種植特點,是集中性種植,從一方面來說,進行統一的土地種植規劃,縮小了土地使用面積。另一方面,此技術種植下的農作物降低了農作物的施肥、用藥成本。此技術在化肥的選擇上比較廣泛,可以直接用秸稈、麥秸等農作物廢料進行施肥。全程機械化綠色種植技術的應用,高效的實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1]。
此環節為首要環節,主要目的是使土壤變得更加肥沃,其運用方式是用高科技的耕種設備,結合先進的耕種技術,如松土機與整地機聯合使用,確保農作物在種植時,可以有效地保留住其水、土、肥,將有結塊的土壤進行疏松處理,使其突然發從硬質轉型為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松質土壤。南方種植水稻,對水田來說,提高其耕種效率、改變其土壤結構的最好方式,是將原有的耕耘設備,轉換為接觸面積的大,結構平整的履帶式器械。因此,要在此環節充分利用其信息化技術,為接下來的環節做充足準備[2]。
農作物的播種、施肥環節一直是關鍵環節,為縮減農產品的種植成本,就要利用較為節能的播種設備,以提高其節水、節肥率。其中水稻直播機的播方式就是將育苗插秧工序融為一體,提高其播種效率。近幾年,研制出的制備有機肥的設備及精準施肥設備,也節省了農作物的施肥量,在減少化肥使用量的同時,也保證了農產品的安全質量。
此環節主要是通過機械化種植設備對農作物進行管理,農作物生長時期需要細心進行維護,灌溉、噴藥、植被保溫等缺一不可,現在新型的田間管理設備有無人機噴灑農藥,其特點是農藥噴灑均勻,可以控制農藥量;還有高效節能灌溉技術,在應用時,通過信息化技術先對其缺水情況有一個大概了解,然后據其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灌溉[3]。
在以往,對于種植戶來說,此環節喜憂摻半,收獲成果的喜悅雖說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對其進行收割時,會由于過大的勞動消耗使種植戶對其產生懼怕心理,而全程機械化農業種植技術,則是利用大型收割機械收割農作物,在高效收割的同時,也緩解了種植戶的收割壓力。
收割完農作物之后,應對其進行儲存,此時糧食干燥機、脫水機、烘干機等大型設備,便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設備的應用提高了農作物的保鮮能力,保證了農作物的優質質量。
全程機械化農業種植技術的出現,轉變了我國農業的種植方式,其利用先進的種植設備和技術,高效的貫穿到了農作物生產的全過程,其在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也降低了農作物的生產成本,因此,應大力推行此項技術,使我國能盡快完成農業的全面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