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松潘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四川 松潘 623300)
為了有效提升食用菌的栽培技術水平,必須要充分重視食用菌栽培的各個技術環節,科學規范的進行操作,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食用菌的生產成品率,提高菇體產量與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為此結合實踐對松潘縣食用菌栽培技術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松潘縣常年種植以青稞、小麥、玉米、洋芋等作物。因此,在食用菌栽培過程中,可以選擇當地木屑和玉米芯、豆桿等作為食用菌栽培的培養料,并與麩皮和米糠進行混合,并將微量元素加入其中,保證培養料的高燥、新鮮。
配置培養料的過程中,依照相應的比例將各種培養料(如木屑、玉米芯)等進行均勻混合,利用清水將微量元素化開,充分攪拌,確保培養料的干濕適度。對培養料的含水性進行靈活掌握,合理的調整水量,只有保證培養料合適的干濕性,才更利于菌絲的生長,含水量過低時,會對出菇涼造成很大影響。而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導致菌絲出現缺氧,不再吃料,引發原料浪費,還極易引發雜菌污染,通常保持在55%~60%含水量為最佳。
培養料配置好以后需要,及時的進行裝袋,之后進行滅菌工作,萬不可過夜。將裝好的料拿到滅菌鍋內進行滅菌,快速升溫至100℃,將冷氣閥打開,將其中的冷氣排除,溫度下降至0℃時,將閥門關閉,再將溫度升至100℃進行12h滅菌。并對滅菌鍋進行檢查,避免出現漏氣跑氣現象,保證滅菌效果,能夠有效提升生產效益,控制成本投入。
首選適合當地生長,產量高、抵抗能力強的優良菌株,科學合理地進行接種,接種過程當中接種室必須要干凈衛生,無污染,對接種室全面消毒,并對各種工具進行徹底消毒,利用75%的酒精對雙手進行消毒,規范接種提高接種成活率。
菌袋接種好之后,放置于20~25℃的培養室進行培養,保持室內濕度達到70%左右,并根據具體品種合理進行調整。菌絲生長至10cm左右便可進行翻袋檢查,將受到污染的菌袋及時清除,翻動菌袋,能夠為菌絲生長提供充足的氧氣供應,菌絲生長至二分之一時,對菌袋進行再次檢查與翻
建設出菇棚時,必須要遠離人們的生活區以及各種蓄禽養殖場等各種廠區,選擇空曠,光照條件充足,交通便利的區域建設出菇棚,對于場地的土壤進行翻動、晾曬、灌水和消毒等,同時還必須要具備充足的清潔水源,菇棚必須要建設在較高地勢上,并保證棚體牢固,保持良好的排水性以及通風條件和保溫條件。
菌袋經過一段時間生長之后,便進入生殖生長區,當菌絲達到生理成熟之后,便搬運至出菇棚,由于品種不同以及生長環境和種植時間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在出菇時間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為了保證出菇效果與質量,必須要保證菇棚的合理溫濕度,同時還必須要保證有利的通風條件。很多食用菌在出菇階段,加強散射光刺激更利于其生長,如果散射光條件較為充足,其顏色會逐漸變深,而如果散射光的強度較弱,子實體便會呈現較淺的顏色,所以,應當根據品種需求對散射光線進行合理調控,促進出菇量,提高出菇品質。
木霉又有綠霉菌之稱,在空氣,土壤以及植物殘體中分布較為廣泛,其傳播過程中利用孢子進行傳播,同時會隨同培養料,昆蟲,水源以及氣流等各種形式,達到傳播的作用,尤其是工作人員的衣服與雙手,常常是其傳播的主要媒介,在培養基中侵入之后,如果遇到適宜的條件,便會大量的繁殖開來,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尤其是在食用菌栽培過程中,尤其是在食用菌栽培過程中,未對培養料進行充分滅菌,接種過程中未依照相關程序科學地進行操作,或者遇到高溫條件時,便會加重木霉侵染機會,特別是一些多年進行使用菌栽培的菇房,木霉危害更加突出。而且其繁殖力非常強,還可以分泌一些毒素。是威脅香菇生產的一大頑疾,對香菇菌絲生長有著較強的抑制作用。因此,一旦發生木霉為害,要立即通風降低濕度,以抑制木霉菌的擴展。處于發菌階段的培養料感病后,可采用 pH 值為 l0 的石灰水或石灰粉進行防治 。
鏈孢霉生長初期呈絨毛狀,白色或灰色,生長后期呈粉紅色、黃色。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團時,外觀與猴頭菌子實體相似。鏈孢霉菌絲頑強有力,有快速繁殖的特有機食用菌栽培技術性,一旦大發生便是滅頂之災,其后果是菌種 、培養袋或培養塊成批報廢。防治鏈孢霉,溫度控制在 20℃以下,這樣鏈孢霉生長緩慢,可減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