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松
(隆化縣農業農村局,河北 承德 068150)
指由不同原因、各種性質的病變引起脊髓、脊神經根及其供應血管受壓而引起以感覺和運動障礙為主的臨床綜合征,是一組具有占位性特征的椎管內病變。有明顯的進展性脊髓受壓的臨床表現,隨著病因的發展和擴大,脊髓、脊神經根及相關的供應血管遭受壓迫并日趨嚴重,繼而出現脊髓水腫、變性、壞死等病理變化,最終將導致脊髓功能的喪失,出現受壓平面以下的肢體運動、反射、感覺括約肌功能和皮膚營養障礙,嚴重影響患病動物的生存質量和能力。
認為內因肝腎虧虛,外因風寒濕邪侵襲,閉阻經脈,以致氣血瘀滯發生疾病;正虛邪實,本虛標實是本病的病理特點。
(1)先天性疾病;(2)損傷;(3)腫瘤;(4)炎癥;(5)脊柱退行性變;(6)先天畸形。
(1)脊柱骨折、錯位、腫瘤等硬性結構直接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根,引起脊髓受壓、移位和神經根刺激或麻痹等癥狀;
(2)髓內的占位性病變直接侵犯神經組織,壓迫癥狀較早出現;
(3)髓外硬膜內占位性病變癥狀進展緩慢;
硬膜外占位性病變對脊髓的壓迫作用相對很輕,癥狀多發生在脊髓腔明顯梗阻之后。
脊柱及脊髓的轉移瘤、膿腫、白血病等浸潤脊膜、脊神經根和脊髓,使其充血、腫脹,引起脊髓受壓。
供應脊髓的血管被腫瘤、椎間盤等擠壓引起相應節段脊髓缺血性改變,使脊髓發生缺血、水腫、壞死、軟化等病理變化,從而出現脊髓壓迫癥狀。
另外,脊髓局部神經細胞及傳導束壞死、充血及水腫,椎管內儲備空間縮小,靜脈回流受阻,使脊髓水腫進一步加重,動脈受壓后血運受阻,使脊髓缺血、壞死,也可導致脊髓傳導功能完全喪失,出現肢體麻木、無力,甚至大小便障礙。
近20年來,隨著伴侶動物飼養量的不斷增加,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科學飼養寵物知識的普及,動物的壽命也在延長,老齡動物數量的增長,使得脊柱、脊髓疾患呈現日益增長的趨勢。
以針灸為主的中獸醫療法受到期待,開始不斷地應用于相關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可喜的療效,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尤其是對椎間盤病和脊柱脊髓疾病的確切療效,在大量臨床病例中得到了實踐證明。
脊髓壓迫癥在脊柱脊髓疾病的所有病例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本人在一年的時間內在觀賞動物醫院中西醫診室,共接診了脊髓壓迫癥的病例和高度疑似為脊髓壓迫癥的病例(有臨床癥狀表現,但主人不接受CT核磁確診的)共36例,接受CT核磁檢查的有9例(犬、貓、兔),其它病例均采取保守對癥治療。通過電針、理療、水針穴位注射,治愈26例,無效5例;轉診治療5例(實施手術治療5例,成功4例)。
病例基本情況2017年2月7日到觀賞動物醫院中西醫診室就診。
(1)1個月前被犬咬傷腰部并潰爛、暴露椎骨,在農大已治愈外傷,十天前出現雙后肢癱瘓。
(2)一般檢查:(臨床)
皮膚發涼、四肢不溫、很消瘦,眼部反射正常,頸部、前肢功能正常,雙后肢癱瘓呈八字型后伸、僵直,雙后肢無感覺、無深部痛覺,L2以后無皮膚反應,排尿排便功能出現障礙。
(3)影像學檢查:
L2-3、L4-5椎間狹窄異常,經農大影像專家確診為椎管狹窄,本院按椎管狹窄引發脊髓受壓缺血神經營養障礙進行治療。
(4)查找病因:
與10多只流浪貓群居在半地下室;有外傷史;營養不良;中醫認為風寒濕痹瘀阻、經脈淤滯為主因。
(5)治療原則:
開阻除痹、活血理氣;舒經活絡、止痛;溫補腎陽、改善舍溫、養護結合。
(6)治療:(中西醫)
根據辯證選穴的原則選取如下穴位并進行電針、白針操作。
電針:①大椎:R
百會:L
②腎俞:R+L
③膀胱俞:R+L
④足三里:R
趾間:L
⑤足三里:R
趾間:L
白針:懸殊、命門、陽關、關后、腰奇、環跳、陽陵泉、委中、昆侖。
治療:
電針治療--每次20min
TDP 照射--每次30min
當歸注射液--0.5ml 百會皮下注射
四己糖 (20mg/支)--1/2支皮下注射
彌可保(0.5mg/支)--1/2支雙后足三里兩點分注
按以上方法,連續治療5次,該貓自己能夠站立,自第6次治療后能行走,現已入戶飼養,過上安居生活。
4.2.1 病例基本情況
2016年10月31日,有不舒服感覺,拒絕觸摸,在某醫院按胃腸炎治療2d,未見好轉。2016年11月2日開始往桌子底下躲,帶出去遛時已經不能行走。
4.2.2 臨床檢查
CBC、C-反應蛋白、生化、腹部全項彩超均未見明顯異常,排除腸炎和胰腺炎、1.2 X光檢查、T13--L1椎間狹窄、鈣化突出、L3--L5椎間狹窄
2016年11月3日雙后肢無法站立,西醫接診,治療2日無效建議主人進一步做核磁或CT檢查,經CT檢查后最終確診為:脊髓重度壓迫。經多位專家會診,建議主人手術減壓治療,因主人怕手術風險大,犬術后恢復不了,并不希望犬住院治療,最終決定保守治療。
4.2.3 治療原則:
益氣通絡,行氣止痛,補腎活血。
(1)治療:(中西醫)
根據辯證選穴的原則選取如下穴位并進行電針、白針操作
電針:①大椎:R
百會:L
②腎俞:R+L
③膀胱俞:R+L
④關元俞:R+L
⑤環跳:R
太白:L
⑥環跳:R
太白:L
白針:脊中、懸殊、命門、陽關、陽陵泉、足三里、委中、昆侖、行間、趾間。
電針(疏密波)----20min
TDP(胸腰部)----20min
艾灸(百會、懸樞)--10min
當歸注射液--1ml 百會穴 SQ
黃芪注射液---1ml SQ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20mg SQ
彌可保注射液0.5mg/支--1支雙側足三里穴分注
(2)治療
* 針灸、理療、水針穴位注射6次后該犬能自主排尿,自行站立、拖行。
針灸、理療、水針穴位注射12次后該犬能站立行走(不穩。)
自第15次治療以后不再注射水針,只用電針、TDP治療,每周2~3次。
**該犬經治療3個月后基本恢復正常行走,至今仍在堅持每周鞏固治療。
該病例實踐證明手術并不是脊髓壓迫癥的唯一治療方法。
脊髓壓迫癥的預后取決于以下幾種因素:
髓外硬脊膜下腫瘤一般均屬良性,能完全切除,其預后比不能完全切除的髓內腫瘤和惡性腫瘤好;
脊髓功能障礙的程度在解除壓迫之前脊髓功能尚未完全喪失者,手術效果大多良好;
早期治療解除病因預后好,急性壓迫病變在發病6h內未減壓則預后較差;
急性壓迫脊髓的代償功能來不及發揮,因此要比慢性壓迫預后差;
高位的壓迫比低位壓迫預后差;
較早出現運動或感覺功能恢復的,則預后較好,1個月以上仍不見脊髓功能恢復,則提示預后不良。
屈曲性截癱,脊髓休克時間長,合并尿路感染和褥瘡等并發癥預后不佳。
(1)臨床上遇到確診難度大,高度懷疑為脊髓壓迫癥的病例,一定要推薦主人去做 CT或MRI檢查;
(2)對患急性脊髓壓迫癥的動物,應盡快解除壓迫,實施有效治療或介紹到有條件快速診斷并治療的醫院;
(3)治療脊髓壓迫癥必須做到五點:
①正確診斷②有效溝通③正確療法和堅持治療④標本同治(扶正祛邪)⑤治療與養護(康復訓練)相結合。
(4)有的病例可能會有多個醫院,多個醫生的協同診治,雖然每個醫院和醫生的治療方法不可能完全一致,只要取得良好效果,方便主人堅持治療就已達到目標了;
(5)中醫針灸和理療是治療脊髓壓迫癥不可替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傳統獸醫學是偉大的,生命力旺盛的學科,中西醫結合必將在臨床上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