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峰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吉林 長春 130052)
按照《關于在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專項整治的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的工作內容,我對九臺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有關問題及整改對策在全區各鄉鎮進行了詳實的調研。下面我把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及采取的整改措施介紹如下:
九臺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存在環境整治氛圍不濃、宣傳發動不到位、“上熱下冷”的問題;二是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道路、邊溝、垃圾及污水處理設施嚴重缺項,畜禽糞污處理設施建設不到位的問題;三是存在群眾參與意識不強、組織發動群眾缺少管用手段,農民群眾獲得感不強的問題。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九臺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進展不平衡。農村環境衛生存在死角死面,重點部位垃圾糞污清理不及時,鄉鎮所在地環境衛生較差,公鐵沿線、城區和小城鎮出入口環境問題依然不少。
(2)九臺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重點工程推進不快。部分鄉(鎮)村固定垃圾堆放點、垃圾清運車、垃圾箱等設施還沒有配齊配全;廁所改造任務艱巨,農村道路狀況差,存在“暢返不暢”問題。
(3)九臺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農民參與意識不強。大部分地方都是靠花錢雇人來清理垃圾,農民的主體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參與整治的積極性不高,不文明的生活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干部干、農民看”的現象仍然存在。
(4)基層干部對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有畏難情緒。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熱下冷”現象,不少村組干部不愿抓、不會抓、不敢抓,發動引導群眾沒有抓手,對于清理柴草垛、糞堆糞坑等難度大的工作,抓起來有畏難情緒。一些地方村組干部報酬低,工作壓力大,動力不足,缺少激勵機制。
(5)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資金投入不足。部分整治資金還沒有落實到位,如改廁資金,整治資金投入不足。
(1)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以農村環境集中整治為突破口,大力推廣“村收集、鎮中轉、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全區新建垃圾中轉站10座,總數達到24座,實現中轉站全覆蓋。新設垃圾箱680個、垃圾桶17500個,修繕垃圾池1820座。各村根據實際或購買服務或安排專職保潔,共安排清運車804臺,保潔員2350人,保證垃圾及時清掃和清運。
(2)污水治理工程。加快推進波泥河、九臺工業集中區、龍嘉、其塔木鎮等鄉鎮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斷強化工業固廢監管,確保危險廢物進行集中安全處置,向農村區域隨意傾倒或由城鎮向農村轉移的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工業污染“上山下鄉”基本杜絕。強化禁養區外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排放跟蹤監管,畜禽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3)廁所改造工程。2019年,計劃改造2.5萬個,目前正在按序時進度推進;采取招投標方式,按照“四統一”(統一設計、統一招標、統一施工、統一驗收)方式改造,嚴格改廁標準,保證工程質量,確保做到改造一個村、成功一個村、100%使用一個村。
(4)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目前農村多年沉積的1萬多個垃圾堆糞堆得到清理,1萬多個柴草垛得到搬遷,占用公共空間的8000多個玉米樓得到規范,3000多處亂搭亂建及違章建筑得到清除,綠化美化村屯220個,清理庭院4萬多個,主路兩側、村莊內基本看不見柴草垛。走進九臺鄉村,寬闊平坦的水泥路,規劃整齊的綠化帶,干凈整潔的農家院,處處給人以干凈、整潔、清爽、舒暢的感覺,九臺農村舊貌換新顏。重點打造清水、平安堡、馬鞍山、樺樹、大貝、雙頂、石羊等25個重點村屯,百里生態長廊美麗鄉村示范帶初具雛形。
(5)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程。編制了《九臺區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實施方案》。出臺了《九臺區飲馬河流域及水源地畜禽散養戶糞污收集設施建設項目實施方案》,項目計劃總投資1267萬元,在飲馬河流經的4個街道23個村和水源地2個街道11個村建設儲糞場54個,配備污水儲存罐473個。
(6)創造農村環境整治氛圍,加大九臺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宣傳發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