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昊
(南樂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南樂 457400)
當前,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市場對豬肉產品的需求量持續增加,生豬養殖行業迎來發展的新機遇,并且成為了農村地區經濟建設的支柱性產業。豬氣喘病作為生豬養殖中的常見疾病,屬于一種呼吸道疾病,具有難以根治、發病率高等特點,導致該病發生的因素較多,為養殖戶進行綜合防治增添了難度,對生豬健康和養殖效益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養殖戶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思想認知,采取有效措施預防該疾病,在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的同時,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豬肉食品。
肺炎支原體是氣喘病的主要病原,在顯微鏡下特征呈現多樣化,有球形、桿形和三角形,病原存在于呼吸道上皮,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屬于體內常見菌,對支原凈、泰樂菌素、強力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青霉素和磺胺類藥物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生豬是該病的主要感染群體,尤其以仔豬最為容易感染,成年豬和母豬發病多為隱性或者慢性感染。病毒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通過呼吸道、空氣飛沫以及直接接觸進行傳播。氣喘病爆發沒有明顯的季節規律,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病,主要集中在秋冬或者冬春季節交替時節爆發,如果氣候環境劇變、衛生條件較差或者飼養水平較低,會導致該病大規模蔓延,對養殖效益帶來負面影響。
對病豬進行解剖后可以發現,肺門淋巴結和肺部為病變集中部位,尤其是心葉位置最為顯著,病變部位為對稱性分布,呈現紅褐色或者灰白色,對切面進行擠壓后,有白色渾濁液體流出。對急性氣喘病病豬進行剖檢后可發現,其存在氣腫病變和水腫病變,肺門淋巴結呈現不同程度的腫大,肺葉切面為紅褐色或者灰白色。
豬氣喘病潛伏時間較短,為6~17d左右,臨床癥狀以咳嗽和氣喘為主,急性氣喘病癥狀為體溫正常、咳嗽頻率不高、難以呼吸,慢性氣喘病癥狀為咳嗽加劇,特別在早上采食中,咳嗽頻率明顯增加,甚至伴隨著短促、連續的痙攣性咳嗽。病豬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差,如果養殖場衛生條件較差、飼養管理不當,會延長病豬病程,提升繼發感染的概率和死亡率。
豬氣喘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在養殖場內短時間、大規模蔓延和傳播,因此,為了有效避免該病發生,養殖戶需要做好引種工作。首先,要堅持“自繁自養”原則,盡量不從外界引進生豬,實現全進全出飼養模式,降低生豬患病概率;其次,如果要從外界引進生豬,養殖戶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工作,不能從疫區引進生豬,對引進生豬的健康情況進行檢查,做好運輸管理工作,避免生豬在運輸過程中感染氣喘病;最后,在完成生豬引進工作后,要先對其進行隔離飼養,隔離時間為40d左右,保證生豬健康后,可混入豬群進行集中飼養。
飼料是生豬養殖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誘發氣喘病的重要因素,養殖戶需要加強飼料管理,進而保證生豬健康。首先,從正規渠道購買飼料,保證飼料質量優異,和市場信譽好、質量有保障的供應商進行長期合作;其次,按照生豬不同階段的生長需求,保證飼料營養搭配合理,做好飼料的儲存和保管工作,避免飼料在保管中出現霉變或者質變,適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提升生豬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最后,對于霉變飼料嚴禁用于生豬飼養中,確保飼養營養均衡合理,滿足生豬生長的營養需求[1]。
由于豬氣喘病受外界環境影響因素較多,想要有效預防該疾病,養殖戶需要對飼養管理進行優化,為生豬創設良好的生長環境。首先,加強消毒作業,定期組織人員對養殖場進行消毒,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劑,重點對食槽、飲水槽進行消毒,所有進出養殖場的人員和車輛都要經過徹底消毒,與養殖無關人員嚴禁進入養殖場;其次,保持養殖場內衛生,定期對豬舍進行清潔,及時清掃糞便和尿液,做好通風除潮工作[2];最后,合理設計養殖場內部功能區域,將生產區和生活區有效隔離,養殖人員進入生產區要經過消毒。
在治療豬氣喘病中,養殖戶可以使用肌注魚腥草或者卡那霉素進行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如果病豬病情較為嚴重,可以使用林可霉素進行肌肉注射治療,一天一次、使用五天,可以緩解病豬病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市場對豬肉產品的需求量持續增加,想要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需要養殖戶采取有效措施治療和預防豬氣喘病,保證生豬健康,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豬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