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霞,張利霞
(懷來縣農業農村局,河北 張家口 075400)
谷子原產于我國,是我國北方地區的重要糧食作物。雜交谷子是張家市農科院選育成功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優良品種,具有節水、耐旱、耐瘠薄、抗病、產量高、品質好等多種優點。而十年九旱、水資源日益匱乏是山區的基本現狀,干旱缺水已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的最大“瓶頸”。推廣雜交谷子種植,做大做強雜交谷子產業,對緩解干旱缺水狀況,發展雜交谷子產業對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提升旱作、節水、高效農業發展水平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為進一步加快推進雜交谷子產業的發展,特制定本意見。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小作物、大產業”的發展理念,實施“高端、高效、高輻射”的產業化發展之路,以雜交谷子高產創建為基礎,以制種為先導,以深加工企業為龍頭,擴大種植規模,提高制種能力,提升產品檔次,將雜交谷子產業打造成為新型特色產業,將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米生產加工基地和最大的制種基地。
雜交谷子是特色雜糧產業,與常規谷子和其它糧食作物相比具有節水、環保、有機三大特點,尤其是干旱年份,與玉米相比,表現尤為突出,雜交谷子產業已成為旱作農業發展的一條主要途徑。為加大雜交谷子產業的發展,重點示范推廣了雜交谷子地膜覆蓋、配方施肥、新型除草劑應用等標準化制種、種植技術,實現制種平均收入2700元/667m2,比種植玉米增收1600元/667m2;旱地種植平均收入1200元/667m2,比玉米增收550元/667m2;水地平均收入1800元/667m2,比玉米增收850元/667m2,所以,雜交谷子產業的已成為旱作農業發展的一條主要途徑。
積極謀劃引進深加工企業,開發雜交谷系列產品,提高雜交谷的副加值,力爭用3~5年的時間,以政府扶持、企業經營、市場運作為原則,在雜交谷深加工方面取得較大突破,通過招商引資,采取投資方獨資或合資的形式,建設谷子深加工企業,以帶動雜交谷子產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加強與各科研單位和院校的聯系,加大雜交谷子生產、制種標準化栽培技術的推廣。重點抓好配方施肥、機械化種植、節水精播、除草劑等技術的推廣。同時建立高產攻關田示范基地,為全省、乃至全國大面積推廣樹立樣板。
對農民開展好技術培訓工作,使農民真正掌握雜交谷子生產中播種、保苗、施肥、除草等各個環節的栽培技術以及雜交谷子制種的先進技術,并在雜交谷子種植期間,深入開展科技人員到田間地頭送服務活動,手把手指導種植戶進行雜交谷子的種植,真正做到良種、良法配套。
雜交谷子種植與育種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今后要圍繞將雜交谷子產業打造成新型特色產業、將建設成全國重要的優質米生產加工基地和最大的雜交谷子制種基地的思路,擴規模,壯基地,加大對基地的資金、技術扶持力度,建設成為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的生產基地。
堅持用品牌拓市場、以品牌增效益,力爭用3~5年的時間,打造獨有的雜交谷子及其產品品牌。品牌建設要配合龍頭企業的建設,要及早謀劃,在開發谷子精深加工產品的同時,積極申報注冊品牌。
把發展雜交谷子產業作為發展旱作、節水、高效農業的具體措施,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選項,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服務,扎實推進雜交谷子產業各項工作的開展。當地縣委、縣政府成立雜交谷子推廣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雜交谷子推廣種植與產業化發展的組織領導與統籌協調工作。鄉鎮成立雜交谷子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鄉鎮雜交谷子推廣種植的具體工作。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采取會議、培訓、講課等形式,在縣內廣泛宣傳,讓農民真正認識到雜交谷子高產、高效、耐旱的優良特性,認識到種植雜交谷子是增產增收的重要途徑,是發展高效農業的首選之路,營造雜交谷子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要將各項惠農政策,用在雜交谷子產業發展上,縣財政每年安排50萬以上的雜交谷子發展專項資金,用于雜交谷子良種推廣、標準化基地建設、新技術推廣、龍頭企業培育、品牌打造等項工作。發改、農開、土地和金融等部門也要積極支持雜交谷子產業發展,對雜交谷子相關項目都要給予政策和資金傾斜,全縣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雜交谷子產業在我縣的發展。
要組織各院校、制種公司和縣農業等部門的技術力量,組成培訓、推廣團隊,采取講課、播放影像資料、田間實地指導、發放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我縣農民的培訓和技術指導。